2009年12月4、5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讨会圆满召开。此次会议由沪上五所中职校联合举办,它们是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上海市行政管理学校、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上海市曹杨职校和上海市司法学校。其中,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牵头组织并承办,校长沈汉达委托副校长沈林为大会致开幕词。上海市中职德育研究会会长陈骏玲出席并讲话。
在两天研讨期间,与会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们结合本校情况,介绍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措施;与会学校的优秀班主任们结合亲身实践,介绍了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的育人经验;所有与会者还就五个德育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研讨会上,大家抱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真诚态度,以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把中职德育推向一个新高度。每一位分管校长、每一位班主任都敞开心扉,毫不保留,因而此次会议取得了良好效果。
大爱无疆倡奉献,永恒旋律谱新篇
爱学生,是所有德育工作者最为宝贵的不二法典,是师德的最高体现,德育工作者更应以“爱学生”这一师之大德为先。如果缺少对学生的爱,也就缺失了德育工作的根本与灵魂,必然显得苍白无力。与会者一致肯定并高倡大爱无疆的永恒旋律。来自曹杨职校的云南班班主任李鹏辉老师生动讲述了对云南少数民族学生无微不至而又无私奉献的关怀,同样来自曹杨职校的已有二十六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叶蔚成老教师也讲到为教育学生而无暇照顾重病住院的老父亲和即将高考的女儿。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大家纷纷表示,无论什么时代,爱学生都一定是德育工作者不变的主题,是从事德育工作的根基;尤其是在商品意识浓厚的今天,爱学生就更加必需与必要,就更显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大家同时更为深刻地认识到爱学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要落实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在对学生实实在在的、无怨无悔的付出上。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排除来自社会的各种负面影响,杜绝一切私心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普普通通而毫不平凡的育人工作中。
育人措施入人心,与时俱进重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德育工作也遇到了新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圆满解决新问题、克服新挑战是做好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关键,否则德育工作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也难以凸显先进性与时效性。今年6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首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在给会议的信中就明确提出德育工作要创新方式和方法。来自行政管理学校的班主任王露华做《把握对抗行为的教育契机》报告,结合切身的育人经历,讲述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充分考虑新时期青少年的特殊心理,如何适时化解学生的对抗意识,最终成功教育好学生的过程,并从中总结出极具借鉴价值的育人规律。来自材料工程学校的班主任龚燕做《象棋里的交通卡》演讲,娓娓讲述自己在处理“交通卡事件”中的所思所想、所用的策略妙招及良苦用心。她们无所保留的经验介绍给与会者以极大启发。大家认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有着时代所赋予的显著优点,同时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德育工作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与时俱进,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才能不辜负党和人们的殷殷重托,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作为组织方的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还极具针对性地提出五个德育新问题,大家就此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富有成效的解决对策。
会议最后,上海市中职德育研究会会长陈骏玲做总结发言,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重大意义,并高屋建瓴地指明了中职德育的前进方向。
与会五所学校共同倡议德育研讨会要定期召开,并争取进一步扩大规模,吸引更多的兄弟学校参加,以产生更为广泛的良好影响。此次研讨会的交流发言也将于近期编为专辑,供同行们参考,我们真切期待着有识之士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