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10572
首页 -> 学校要闻
3月4日文汇报专题报道我校
发布时间:2015-03-06  来源:

 
这是一所具有清晰办学定位和教育哲学的“先锋校”;这是一所具有浓厚文化元素和人文情怀的“优质校”;这是一所具有科学管理意识和运筹艺术的“智慧校”;这是一所具有严格管理规范和风清气正的“放心校”。
  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是1985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直属上海市教委,现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管理。现设三系一部,即计算机应用系、财经系、商务系和高复教学部,共设12个专业,在校生3000余人。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办学传统优良,师资力量强大,专业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升学渠道畅达。
  学校是首批“上海市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计算机)开放实训中心”建设单位,拥有数字技术、网络、多媒体、软件开发等四个实训模块,共17个机房,主流机型计算机900多台。同时拥有物联网综合实训室、多媒体数字模拟语音室、国际商务单证实训室、日式和室体验中心、金融、财会、物流、摄影摄像、电子商务、美术设计造型、动漫设计与制作、后期制作与合成、综合布线等实训室,建有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学互动体验应用中心、网络施工岗位体验室、网络管理岗位体验室、网站维护岗位体验室、3D元素课堂,以及校园电视台、学校艺术中心等。图书馆藏书达10万余册,种类丰富。还建有400多个床位、带空调的准公寓式温馨学生宿舍。
  学校一贯秉持优良校风、学风,多年来始终保持“零”违法犯罪、“零”安全事故,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市场需求,以中职教育为主,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教育协调发展的,集职业教育、职教科研、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指导于一体的颇具内涵与规模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2014年,学校在全市近百所中职学校中脱颖而出,获批列入首批“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特色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学校正沿着“美丽转身”三部曲“跻身国家级重点中专→跃居首批上海市示范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发展战略稳步前行。
  
办学新常态:“转识成智”谱华章
  学校首倡“美丽转身”办学理念并踏实践行,不断深化理念内涵,提炼出办学八字精华--“博文雅人,转识成智”;实施“幸福课程”、“人文素养”两大工程;创新“职教联盟”、“四级监控”、“贯通培养”三大机制;创建新型教学、联合管理、学生自主管理、学分评价等四大模式,形成学校育人新常态,升华了办学品质,提升了职教境界,增强了职教魅力,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高标参照。
  一个理念:高悬明镜
  首倡“美丽转身”理念
  学校紧贴中职学生特有的实际情况,着眼于中职学生特有的成长、成才之路,创设“美丽转身”理念,努力使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养成正确的人生识见、明晰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学生实现“美丽转身”、走向人生幸福提供机缘,其内涵包括:一是在美丽转身中养成明慧心智;二是在美丽转身中树立强大信心;三是在美丽转身中实现成功愿景。实现学生美丽转身三部曲:自信(幸福德育)→自强(知识+技能+素养)→自立(升学、就业),体现了学校育人的境界和能耐。

  两大工程:独具风韵
  首开“幸福课程”先例
  学校从2006年开始进行校本德育特色课程“幸福课程”的研究和开发,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消除学生自卑感,使他们勇于直面人生,走向自信。《幸福课程》按年级特点开设:一年级重点在于解决自卑、适应新环境;二年级重点在于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三年级重点解决就业指导,贴合学生心理和认知方式,深受学生欢迎。同时,《幸福课程》教材逐步累积,形成学校大型教育系列文库--《美丽转身文库》,并已陆续公开出版。

  首建“人文素养”工程
  201112月,学校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联手,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在基础知识一体化、专业技能一体化的同时,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实现德育模式创新,首推人文素养工程,着力实现人文素养一体化,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既有文化底蕴、专业技能又有生活情趣的新型人才。
  人文素养工程实施“1+X”模式,其中“1”为通识类人文素养,即全校每个学生都要具备的人文素养;“X”为职业类人文素养,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职业要求,学生应具备的职业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工程的实施具体包括:开发人文素养实验教材、开设人文素养课程、课程教学渗透人文素养、在活动实践中培养人文素养、推行人文素养考证评价机制、专业班级融入企业文化。目前,人文素养实验教材第一辑已公开出版,包括《国学故事80则》、《古诗选读100首》、《立身之道36典》、《职场自强36计》、《上海话基础教程10讲》等5册,并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及不同行业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三大机制:治校逢缘
  创新“职教联盟”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发起成立“上海城市经济职教战略联盟”,整合知名中外企业、各类事业单位以及主流行业等各方优势资源,成员单位已达158家,实施人才“零换乘”就业的培养模式。上海鑫森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港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还出资为学生设立“职教联盟奖学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依托职教联盟,学校建立起拥有数百家企事业单位的用人信息网,近几年主干专业就业率保持在99.9%,就业稳定率85.2%。“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称号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全市中职校系统中唯一授予该校的金字招牌。

  创新“中高职贯通”培养机制
  自2012年起,学校即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联合开设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3925日,在市教委实地跟踪调查中,学校凭“三大一体化工作机制、六大一体化培养举措、九大特色亮点”获市教委领导、高教专家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成效显著,亮点突出,为本市贯通培养试点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201312月,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自2014年起合作开设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5年,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两大贯通培养专业将齐头并进、争奇斗艳,呈现金玉齐鸣、和谐共振的喜人局面。

  创新“四级”质量监控机制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制定、实施《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信息员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将学生信息员聘为学校四级监控中第四级监控,构建起学校、处(室)、系(部)、学生四级监控与反馈网络系统,校长挂帅,教育教学综合督导室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各级部门各司其职,有效联动。常年坚持每天有一名校级领导深入教学一线督察,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制定针对性措施;教务处每学期定期(三次以上)进行教师教学质量检查;各专业实行“教学质量自查、互查制”,采取由学校制定检查项目、各系自查和互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班级(教师、学生)每天进行全方位检查,由教学督导部门汇总、研究、处理、跟踪;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建立学生教育教学信息员队伍,反映学生、家长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管理部门及任课教师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四大模式:运作法宝
  信息化教学模式
  学校采取“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向复合型转变;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创新教学手段,注重传统型向信息化转变”的工作方法,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产生深刻的革命性改变。
  一是建设网络技术专业岗位体验中心,创新“岗位体验”教学模式,带动信息技术专业群教学改革。二是建设商务日语专业“3D元素课堂”,创新基于“三证融通”的情景教学模式,带动商务外语专业群教学改革。三是建设金融事务专业课程“知识流”应用系统,创新“知识流”教学模式,带动财经专业群教学改革。

  “三位一体”联合管理模式
  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军民共建+校企合建+校社联建”三建、“联系(定期例会)+联络(即时沟通)+联办(齐抓共管)”三联“育人模式与机制”,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共同营造和谐育人环境。例如:前几年学校聘请某空军导弹部队的两名现役教官长年进驻学校,白天维护教学秩序,晚上负责校园安全。目前聘请退役警官担任校警常驻学校,协助维护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秩序,协助处理学生违纪行为,还与武警上海总队某中队军民共建,每周参加升旗仪式,每周一次来校指导、检查学生宿舍内务。学校与周边的街道、警署、居委会、城管、消防、物业等单位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管理,齐抓共管。

  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学校学生自主管理与服务中心围绕“自主管理,充分发展”的主旨,系统推进“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学生自主管理与服务中心有独立工作室,建有配套制度并不断完善、定期开展中心成员培训、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等。学生自主管理与服务中心在校学生处、校团委指导下,由校学生会具体开展工作。

  学生“美丽学分库”评价模式
  推行“美丽学分库”学生评价,将“美丽转身”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之中,实现综合素质的“五化”,即:评价标准学分化、评价指标显性化、评价方式过程化、评价手段激励化、评价目标自律化,实现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学校与软件公司合作研发《学生管理系统》(学校个性化软件),其中包括电子版的“美丽学分库”软件,已于2014年投入使用。
  
育人新环境:“美丽转身”显鼎力
  学校现设三系一部,即计算机应用系、财经系、商务系和高复教学部,共12个专业,在校生3000余人。

  财经系
  财经系拥有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与文化课教师队伍,高级教师占66.6%,先后承接了国家级、市级多项教学科研项目,近两年财经系教师获得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师信息化比赛二等奖、普陀区教师微课设计比赛一等奖、国家级和市级各类学生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首创“课程知识流”教学模式作为经管校示范校重点建设项目。
  雄厚的师资力量让学生在就业与升学的选择中游刃有余,财经系高考升学率近100%,培养出上海市三校生高考状元,全校每年考取本科80%的学生来自于财经系。
  在全校率先实践“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与实践--学校教育--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就业”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职前培养课程植入学校课堂,企业与学校合作成立工作室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哈根达斯等多家企业为财经系学生设立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财经系拥有金融、会计综合实训室、物流综合实训室、“绯绚咖啡吧”小企业经营实训项目以及12个财经基础实训室,2014年更获得中央财政投资1500万元用于建设财经实训中心。扎实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得财经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赞誉。

  专业特色
  ★ 金融事务(银行)专业
  上海市精品特色专业,实现升学、就业双优秀
  紧扣金融人才的市场需求,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突出四种技能:金融操作技能、金融专业英语口语、金融和财务软件操作、客户服务技巧。
  聘请中国银行、上海银行等银行行长、中融信托投资高管、高校教授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以行业规范引领教学,毕业生供不应求。
  本专业录取分数线历年来高居学校各专业之首,生源素质高,每年超过60%的毕业生选择参加高考,高考升学率100%,培养出上海市三校生高考状元。
  上海银联商务有限公司、上海弘泰金融服务公司、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金融企业成为学生就业热门方向。


  ★ 会计专业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双优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实施“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深的技能训练+熟练的财务软件操作+厚实的商务英语口语”培养体系,就业领域广阔。
  资深会计专家和高校名师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师资阵容豪华,CPA、会计师授课。
  中外合作办学--与日本大原学院合作。中专毕业后可赴日本攻读大专、本科。大原学院的会计专业是日本高校品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日本第一,税务理财师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日本第一。
  校企合作培养实践能力--与用友公司合作成立财务工作室作为校内实训基地,成功培养学生岗位实践能力,使会计专业学生既是最受各类企业广泛好评的毕业生又是各类技能大赛获奖的主力军。


  ★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3+3”合作定向培养面向卓越企业的管理人才
  聘请上海市政府决策顾问、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中国区副主席赵海然博士为专业指导委员会首席专家。著名企业采购总监、连锁经营企业运营总监为客座教授,指导教学与就业。
  根据企业的人才标准,培养“物流操作技能+英语+计算机+沟通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与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著名连锁经营企业哈根达斯等合作招收“3+3”定向培养班,中专毕业后报考工商外国语学院品牌经营管理专业,大专毕业后将进入企业成为中级管理层储备干部。与春秋航空公司、携程网、中国电信深度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职前培训植入课堂。


  计算机应用系
  计算机系成立于1986年,在全市最先开办计算机专业,已形成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龙头,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为延伸的计算机专业群。师资力量雄厚,中高级职称比率为91%;教学设施一流。拥有投资2000万元建成的“上海市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计算机)开放实训中心”,建有基于云技术的“智慧教室”、拥有物联网综合实训室、机器人实训室、影视后期制作与合成、多功能专业级电视录影室、网络专业岗位体验中心。毕业生技术过硬,历年在全国和市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就业率达到99%以上,高考升学率达到98%以上。
  依托“上海城市经济职教战略联盟”,与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SMIA)、上海中软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联想计算机公司、锐捷网络公司、上海鑫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昊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神州数码网络公司、上海企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实训、实习、就业等在内的全方位深层次的长期合作关系。

  
专业特色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贯通)
  国家级骨干专业、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适应信息化时代的中高职贯通王牌专业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具备信息处理和维护能力、设备管理维护能力、网络系统服务能力和物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IT技术服务人才。
  专业背景深厚,专业基础扎实,上海市开办最早专业之一,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办,师资力量雄厚,实训设备一流。与众多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就业渠道广。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高职贯通)
  国家级骨干专业、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中高职贯通优质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能,具备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维护能力、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网络技术服务人才。
  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办,专业实力强大,师资力量雄厚,实训设备一流。与上海企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上海中软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神州数码网络公司等开展网络设备工程师培训和考试认证。


  ★ 计算机应用(物联网)专业
  国家级骨干专业、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符合上海城市发展的市级精品特色专业
  培养的学生掌握主流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基本知识、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具有从事物联网系统安装、调试、验收、维修、管理与技术服务等岗位专业技能,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物联网应用系统的采购、销售、安装调试、设计施工维护维修、技术支持和服务的技术人才。
  办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师资强大。与企业深度合作,实施订单培养。毕业生广受欢迎。


  ★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就业前景最明朗专业、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市级“双证融通”试点专业
  培养掌握数字媒体知识和应用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将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进行综合编辑制作,能够设计制作平面图形、二维三维动画、影视、广告等。
  技术与艺术并重,既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又培养美工音响处理、动画设计、影视编辑等能力。与上海市多媒体协会紧密合作,拥有200余家庞大企业团队的强力支撑。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专业、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面向网络管理与网站维护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相应的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应知识、技能,能够从事中小型网络建设与管理、网站开发和网络产品销售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专业实力强大,实训设施完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的教学内容,提升职业素养;与韩国釜山计算机高等学校建立双向学生交流的校际合作关系。


  商务系
  商务系师资队伍过硬,中高级职称教师占85%,研究生学历教师占60%,“双师型”教师占95%,并长期聘请多名高校教授和外籍教师为学生授课。
  依托“上海城市经济职教战略联盟”,与东芝、松下、三菱、伊藤忠商事、飞利浦、日商独资修曼(中国)公司、上海文广集团、上海报业集团、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城市动漫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博物馆、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植物园等多家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平台和机会。
  与日本晓星国际学园和大阪村上学园东大阪大学[下属柏原高中(男校)、敬爱高中(女校)]、美国南犹他大学(SUU)、蒙特爱达学院 (Mount IDA Collage)、东洛杉矶学院(EastLos Angeles College)、日本工学院等签署直通车“友好校”协议,为本专业学生铺就留学深造的通道。
  在创建“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特色示范学校”的过程中,以商务日语专业市级精品特色专业认定为契机,创新基于“三证融通”的情境教学模式,建设商务外语专业群校本教学资源子库,有力地推动了商务系各方面的发展。


  专业特色
  ★ 商务日语专业
  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社会热门专业
  聘请华东师范大学中日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王智新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日本语部部长张国强先生担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与上海大学日语系、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日语系等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具备强有力的保障。
  与日本晓星国际学园和大阪村上学园东大阪大学[下属柏原高中(男校)、敬爱高中(女校)]已签署“友好校”协议,提交日本国出入境管理部门备案。近几年赴日留学的学生现已全部考取日本知名大学,下一批定于20154月启程。
  系日语类师资队伍强大,七名专任教师的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日语教师具有在日本进修和培训的背景。常年聘请上海大学日语系教授和日籍教师强化日语教学,在考级和口语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顾晶、孙乃丽、刘怡菁、景成戊、张怡钦、朱定毅、徐圣睿等学生考出日语一级(相当于大学本科要求),日语二级(N2)通过率超过60%,高出官网公布的平均通过率20个百分点。在20147月的日语考级中,1人通过N111人通过N2


  ★ 商务英语专业
  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社会热门专业
  与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美国Gunston Day School中学、瑞典Carlforsska Gymnasiet中学等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
  英语师资力量雄厚,中高级职称超过90%,多名教师具有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进修和培训的背景。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强化英语教学。
  英语PETS考级成果显著,优秀学生考出PETS四级(相当于大学本科要求),大部分学生考出PETS三级(相当于大专要求)。
  留学渠道畅通,与美国南犹他大学(SUU)、蒙特爱达学院(Mount IDA Collage)、东洛杉矶学院(EastLos Angeles College)签署“友好校”协议,突破传统留美门槛高、学费贵的限制,为有志于赴美留学的学生搭就美丽彩虹桥。


  ★ 商务德语专业
  社会紧俏专业、实施小班化个性化教学专业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与德国歌德学院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具备强力保障。
  积极开拓校企合作,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到德资企业进行工学交替和实习就业的机会。
  广泛联系德国相关合作院校,为商务德语专业学生铺就留学深造的通道。


  ★ 动漫游戏专业
  与领军企业深度合作专业、学校重点发展专业
  与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等高校紧密合作,结成教育教学战略联盟。
  与上海市一流数码企业深度合作,联手打造合作办学项目化工作室,引入动漫公司一线专家执教核心专业课程,确保顶岗实习和就业。
  广泛联系国际合作院校,与日本工学院等全球一流动漫类高校签署直通车“友好校”协议,为本专业学生铺就留学深造的通道。
  
感言精心育人才服务惠家长优教誉社会
  ■沈汉达
  教育为社会发展而兴,学校为学生成长而生。
  今天的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正处于一个“兴旺期”。学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正沿着美丽转身三部曲“跻身国家级重点中专→跃居首批上海市特色示范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发展战略稳步前行。
  拓展办学的文化性内涵延伸,提升育人的结构性完善品位,逐级攀升的“新常态”,重文炼品的“新境界”,“文化立校”、“立德树人”已结出丰硕的成果。
  我们始终认为,在学校稳定发展的新常态中,在追求品位的新境界中,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是办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育人成才,概括了教育的使命,表现了办学的功能。我们通过激发成功的自信,获得幸福的体验,感受成人的乐趣,让学生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乃至“高尚人”。
  肩负重托,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表现了办学的效应。我们通过创造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让家长从“忧虑”变成“放心”乃至“愉悦”。
  服务社会,体现了工作的意义,表现了办学的效益。我们通过与时代要求对接,与市场需求接轨,培育能工巧匠,让社会从“关注”变成“满意”乃至“信服”。
  学生成才,维系教育;家长放心,事关家庭;社会满意,促进发展。我们从内心发出这样一个声音:你选择了我们,我们会成就你。
  (作者为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校长、教授、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知名职教专家。)
  

相关链接新举措新气象新姿态


  信息化建设
  学校在全市近百所中职校中脱颖而出,率先进入首批10所中职特色示范校行列,示范校建设以信息技术为引领,深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专业群内涵建设,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变革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提升教师现代化教学能力,并进一步拓展办学功能,发挥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作用,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创建“以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特色示范校,使学校信息化上新台阶,实现职业教育的“美丽转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求。
  学校信息化建设有着良好的基础:学校拥有在全市最先开办的、有28年建设史、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市级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为教师架设更宽广的教改舞台;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模式创新,为学生营造更宏大的学习空间;信息化环境下合作模式创新,为学校构建更多元的培养途径;专业群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工程,为教与学提供源头和活水;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工程,为信息化造就中坚力量。


  国际交流
  学校始终坚持不断学习现代职教理念,努力提升学校国内、国际形象,广泛宣传学校“美丽转身”办学理念,积极发掘、开拓对外交流、合作机会,不断探索交流、合作新模式,开展形式丰富、多层次的交流活动,畅通合作办学、合建专业、合作培训新渠道。目前,学校已经与日本、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家的中高职院校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渠道。
  日本:与日本晓星国际学园和大阪村上学园东大阪大学(下属柏原高中(男校)、敬爱高中(女校))签署“友好校”协议,提交日本国出入境管理部门备案。学生在3年级即可赴日进行1年日本高三课程的学习,主要学习内容为日语和日本留学生考试对应科目。学生毕业后,可以同时获得中专文凭和日本高中文凭,并在日本直接报考大学。
  瑞典与德国:学校分别与瑞典卡尔夫斯卡中学(Carlforsska Gymnasiet)和德国乌纳汉莎职业学校(Hansa Berufskolleg Unna)结成姐妹学校,制定学生和教师互访的具体时间表,保持每年不间断地进行交流,有力促进校商务外语专业群的国际合作,为开拓广大师生的国际视野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力创造条件,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校园“博雅”文化
  职业体验日
  2014413日,上海市首届职业体验日活动正式启动,学校在本次体验日中重点进行网络技术、企业经营、影视数码等职业岗位的介绍和体验,共开设了“实现我的电视梦”、“网络工程师——构建家庭局域网”和“小小企业家——经营一家咖啡吧”三个体验项目和校园社团文化展示项目。共计700多人次参与学校此次体验日活动。阳光体育
  “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成长”的阳光体育在学校开展以来,学校把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运动技能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围绕打造学生阳光体育的展示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成立了校长挂帅的阳光体育组织领导机构和督导执行机构。学校通过体育这个窗口,极大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活跃了校园体育的氛围,展示了学生精、气、神和校园文化风采,俨然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两年来,学校各代表队参加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中职组的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博雅”联合社团
  “博雅”学生社团联合会成立于2004年,目前全校形成了专业技能、传统文化、文学艺术、体育健身四大类社团活动体系,共有心言社、韩舞社、舞台剧社“心汇”心理协会、L.E.G环保社、小说社、动漫社、街舞社等学生社团27个。“博雅”学生社团联合会在社团建设和活动模式的探索实践中,产生了“活动育人”的实效。


  升学就业
  2014年,学校毕业生中46.7%升入本科或高职院校。3月自主招考达线率100%5月份高考中有26位学生圆了本科梦,本科达线比例为85.4%,语、数、外三门总分的平均分是223分,超出了本科录取分数线7分。其中朱怡同学的总分名列全市第二名;在单科成绩中,谢菲儿同学的英语成绩名列全市第一名;刘思蕾同学的语文成绩获得全市第三名。她们的成绩都刷新了学校高考纪录。
2014年,学校紧紧依托上海城市经济职教战略联盟,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举办了第三届毕业生校园专场招聘会。邀请并选择上海具有良好声誉和规模的近100家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2014年毕业生中53.3%直接就业,其中68%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劳资代理)、外资或合资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