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育10575
首页 -> 学生德育 -> 志愿者服务
美术语言无鸿沟 有声表达韵味来 ——讲解志愿者团队赴中华艺术宫开展沉浸式艺术实践培训
发布时间:2025-04-03  供稿:商务系 金娱辉  编辑: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  访问量:

328日下午,学校首期“走进艺术宫”学生讲解志愿者团队在指导教师任玉芬老师的精心安排下,由学校金娱晖老师带队,走进了中华艺术宫现场,参加了一场以艺术传承与语言表达"为主题的艺术赏析及有声语言技巧课程培训。

初见场馆,走进并认识中华艺术宫

沐浴在初春的阳光下,任玉芬老师带领下,讲解志愿者们作为当天的第一团队来到中华艺术宫大广场,被高大宏伟红色艺术宫建筑深深地震撼。大家驻足在艺术宫的台阶前,听任老师娓娓道来中华艺术宫的由来。

中华艺术宫的前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2012年华丽转身成为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现在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之一,是国家重点美术馆。它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何镜堂先生设计,以传统梁柱结构打造出"东方之冠"的斗冠造型,56根横梁寓意56个民族团结共融,中国红主色调与叠篆文字相映成辉

感受艺术,聆听美术作品背后故事

志愿者们走艺术宫49大厅,各种雕塑作品和画作呈现在眼前,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本次的培训课堂设在艺术书店,在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中,任老师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展示了《风云儿女》《20世纪初的苏州河》,让大家沉浸式地在一幅幅画作中、在一件件作品中穿梭,感受每一件作品的美。随后,任老师带领同学们到中华艺术宫进行看画,细心地讲解了每一幅作品,让大家了解到如何用审美的视角去观赏作品、去体会美术家的创作主题。讲解之后,任老师还让每一位同学挑选自己心仪的作品并进行点评。同学们都十分认真地完成了选作。

学习技巧,掌握有声语言艺术的表达

“同学们,面对大家选的画作,你怎样来表达呢?”和蔼可亲的团队指导老师张文萍老师围绕同学们所选的画作,讲解了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如何从重音、语调、语速的变化、停连的运用、语气的变换等方法来展现自己不同的情感。随后,团队中的两位同学现场为大家做示范讲解。

   感悟所学,树立今后学习实践的目标

吴思怡(商务系 24016

很高兴能作为一个志愿者预备役进馆,在一幅幅画作之间穿梭,不由得感到美术就是全人类跨越语言障碍鸿沟的艺术,能够让人平等欣赏多元文化美。不仅仅接受艺术的熏陶和技能的培养,更是为社会服务的技能训练。我期待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培训生活当中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能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陆欣怡(财经系 22008

今天在中华艺术宫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还未踏入艺术宫我就已经感到浓浓的艺术气息。首先,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美术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才会让我的讲解之路更加顺利。接着,在挑选讲解画作时,我一边听着老师的介绍一边选择了作品《1843年冬日——上海》作为我的第一幅讲解画作。我期待能将所学运用到实践服务中,为广大的观众带来更好的导览体验。

   王毅豪(财经系 23012

通过本次在中华艺术宫的学习,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有声语言技巧的学习环节中,我主动参与了发声练习,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肯定。同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声音技巧的奥妙之处,在不同的环境中,面对不同的倾听对象,我可以运用不同声音表达技巧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变化。

李美熙(计算机系 24004

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走进中华艺术宫,但每次去,我都会被大气辉煌的外观震撼到。漫步其中,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我真正理解了“用脚步丈量文化”这句话,学习了今天的课程,我明白所谓“小小讲解员”也有大大的内涵,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学习。

此次“走进艺术宫”培训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学习到了很多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在接受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艺术的熏陶的同时,更是在大家心中埋下了一颗志愿为社会服务的小小的种子,在接下去的学习中,相信这颗种子能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发芽长大,能继续充满热情与信心地完成好每一次培训和实践。(摄影:商务系 金娱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