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0578
首页 -> 教学科研 -> 求索校刊
中职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高的密切关系
发布时间:2012-02-24  来源:

中职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高的密切关系

 王金玲

摘要相对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而言,专业任课教师在职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面存在盲点,很多专业任课教师也不清楚自己在教学中如何作为去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能力。笔者推荐了几种方法帮助中职校专业任课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从而促进职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专业教师     教学能力提升   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一、问题提出

为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提升学生的职业就业能力,各职业学校大力加强对学生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教育,一般学校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教师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实施,班主任在日常德育实践活动中见缝插针地进行指导,而各校对专业教师如何发挥职业生涯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要求,所以,相对而言,专业教师在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盲点,很多专业教师也不清楚怎样去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能力。其实,专业教师在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对学生职业生涯能力的提高影响也是深刻的。主要分析如下:

首先,中职校专业教师的教学特征符合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教育性原则和援助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中职校任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立足于岗位技能和知识的学习,突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知识的教育和求职就业、开拓创业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对职业学生更早接触职业生涯规划有促进意义。

其次,中职校任课教师的教学特征符合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主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职业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强化“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注重与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专业教师在专业岗位和实践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能力,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中职校学生与专业教师相处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中职校专业任课教师多为“双师型”教师,教育能力和沟通实践能力比较强,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对学生影响比较深刻,有利于职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第四,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标准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它直接影响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中职校专业教师强化学生学业考核标准改革,注重能力考核和过程考核,引导学生培养多种职业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

二、中职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职业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促进

中职校专业教师要努力学习新的职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实践教学改革,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对促进和培养职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建议专业教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从强化专业教学改革入手:

1、专业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设计中要放弃严格的控制思想,让学生有自由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要鼓励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在和谐的气氛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专业教师要明确职业教学的重心是学,要注意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贴近社会、岗位、学生,要积极引导或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这方面对专业教师提出的建议如下:

1)、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加强组织学生参加实训室的专业实训、岗位见习、毕业实习等集中性和综合性实践教学,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观活动、专家指导等活动,让学生尽早走进社会和岗位,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2)、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设计的教学活动要诱发学生兴趣,比如:角色扮演方法、案例分析方法、项目教学方法、现场走访等教学方式的运用,注重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活动要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挂图、多媒体、录像、案例分析、板报展示等方法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各种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制作和整理一些职业情景资料,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现代化、多样化手段实施教学和实践指导,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对未来职业和岗位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中注重突出技能培养,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以练代学,很容易调动起学生学技术、技能的热情,同时,组织技能竞赛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也是一种鼓励,这种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岗位技能,可以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兴趣,增强学习技能的动力,为提高职业能力有效果。

4)、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开展合作学习,将过去“课堂式”学习改为“座谈式”学习,学生参与提问、讨论,各抒己见,可以避免和消除了“教师只管讲,学生只去听,各管各的”弊端,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学生的交流沟通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有直接影响!

2、专业教师组织教学内容要突出与工作岗位的任务相匹配,从岗位需求出发,让职业学生在模拟岗位的情景中学习,增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意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在这方面对专业教师提出的建议有:

1)、教师必须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要围绕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选取典型的素材,增加实践性的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岗位、社会发展一致,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促进职业专业教学的效果。专业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岗位实践相结合性。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岗位、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2)、教学内容中要注重突出技能培养,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增加实训课时量,改进实训方法,增强实训效果。

3)、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要渗透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并善于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热情真诚、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格。教师要在岗位学习和实践中磨练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在实际操作过程的体验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掌握。

3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智力水平,更应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但如果考核方法不恰当,势必会造成学生只重视学习成绩的结果,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所以,专业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角度出发进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多重能力,为学生顺利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提升奠定基础。建议专业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标准改革的主要思路是:

1)注重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学生的学习评价考核不但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说、写、做等。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演讲、交流、操作等方式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一个知识点可能是比较死板的,但在实践运用构成中可以是灵活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按照职业改革要求提高情感能力、技能能力、表达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注重考核过程和学习过程相结合。对学生不孤立地考核知识点,而是把考核内容贯穿始终,强化教学过程考核,包括:出勤、作业完成、作业质量、课堂表现、课堂活动参与、小组活动情况等,每个学习环节都是学习评价的标准,引导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努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学习效率。比如:学习中引入竞赛机制或团队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抗挫折性,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种考核可以促进团队活动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对学生“准社会人” 角色的转变有重要影响。

3)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老师主导地位相结合。学生的学习评价考核者一般都是教师,往往不能避免片面性和刻板形象的影响,为了使评价公开、公平、公正,鼓励学生的热情高涨,对学生学业考核的考评者不再是教师一人,最终成绩由教师和学生评定。考核可以采用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由于学生参与了考核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主动,而且还能在相互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分析能力和合理评价他人,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锻炼,为更好进入社会做好职业心理准备。

4)注重考核方式选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相结合。一般学生的学习评价考核标准一经确立就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便于教师考核和学生执行。然而,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因此,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必然要重视学生成长的个体差异。评价学生要通盘考虑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学生评价过程中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个性等各方面的差异。也就是说,在实施相对稳定的学生学业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适当、实施地实施不同的考核方案,比如:降低考核难度、更换适合学生的考核方式、企业评价等,这种灵活性评价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自信、成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心理准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

4、职业教育对中职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做行业的专家,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更要做教学法专家,只有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

这些方面对专业教师提出的建议有:

1)、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积极主动深入行业第一线进行实践,认真钻研学习,提高教师的岗位业务技能,积极报考本专业技师,提高技能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信息和职业能力培训。

2)、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业务、技能进修和培训活动,了解最新的行业信息和岗位技能,与行业岗位始终保持一致。教师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注意行业的发展、岗位技能要求的变更,并根据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动态地保持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的一致,让学生始终与社会职业岗位的信息相通,与社会职业需求能力保持一致,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顺利进行。

3)、教师要积极开展与专业毕业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在与实践岗位衔接的状况,制订适合学生特点的专业学习计划,同时为学生进行及时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

中职校专业教师对职业学生的职业教育虽不是直接的,但却是深刻的!专业教师担负着为现代企业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专业教师的教学改革可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符合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从而最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