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纸游戏
闭眼——不能问问题——把纸对折——再对折——把右上角撕下来——转180度——把左上角撕下来——睁开眼睛
每个人理解不同,结果不同,以为和我的理解一样,其实不同,需要不断的沟通
10级一个女生是个不错的学生,星光杯还获了奖,但她的心里有苦恼驱之不去。她来咨询室谈了1个多小时,走的时候说找到人倾诉很开心。她想和朋友说,又怕朋友烦,她是个多疑的人,为了驱散自己的烦恼,她开始写作,写了六七十字的动漫小说陆续传到网上。
父母离异、与父母无法沟通、缺少朋友,他们内心孤独、无奈,不知如何应对。自由分组时有的学生没人接纳,也不敢表达。
提醒我们:关爱学生,关注特殊群体,即使是看起来学生不错的学生,心理也有不快。但他们不会轻易说出来,他们需要一个可以倾听的人,所以老师不仅要有耐心,还要尽可能多听学生说,才能知道她的真实想法。
08级一个女生有件事一直憋在心里,她的成绩很好,可是开心,因为上学期综合测评时自己因为没有加分,排名被拉了下来。不过在评优中同学民主投票选她为优秀学生,她又有了自信。
09级一男生对老师偶尔的一句表扬记忆犹新,认为老师对他很好。
提醒我们:学生需要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老师同学的态度对他们很重要。不放过任何表扬肯定的机会,对评优、选班委等更应重视。
拍手游戏:
20秒可以拍多少次手?
其实我们们有很多潜力可挖,有些能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但我们很多学生却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习得性无助感导致学生自我放弃。
习得性无助的形成是因为以往的努力带来的只是失败与痛苦,为了不在品尝痛苦,宁可放弃努力。
当一个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一次次地考不及格,会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于是上课开始不喜欢听讲、走神、捣乱课堂纪律,对于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往往不能胜任,他们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他们沮丧,并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懒散、怠慢、有时是破坏性的。他们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因而不再指望自己成功。
10级一男生听到上课就烦,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砸东西达到不上课的目的。
09级一男生由于家长期望太高,自己无法达到,入学时经常旷课。
提醒我们:学生虽然不再贫困,但是从小开始承受的压力远远大于我们小时候,在成绩杠杆之下,他们的失败太多,所以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鼓励他们参加班级活动、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
小组传球:
8-10人一组,怎样更快的从第一个人传至最后一个人?(每个人都要传,不能越过)-------队形、站位可以变化
用常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但可能还有更好的办法,效率更高。—发散思维
大家想办法--------通过班委的团队力量解决问题
如孙琪琪用椅子砸同学,10级有男同学与同学不开心,连续2次砸玻璃,还有的同学采取自伤的方式发泄愤怒。
提醒我们:家庭教育不良使学生淤积了太多的愤怒,青春的冲动性使他们的行为缺乏控制。他们需要学习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
可以思考的:
90后学生基本状态:使用网络语言、玩QQ、写博客、玩手机,用火星文、迷恋网游
1、怎么看待学生?——相信可以转变(是无可药救的,还是本性向善的?是一碗清水看到底,还是动态地看发展、看变化、看过程?)
2、怎么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区分品质或心理问题(是品质问题、道德低下,还是心理问题所致?)
3、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是厌恶、嫌弃、疏远、急躁、压制、体罚,还是尊重、理解、关爱、亲近、平等交流?)
4、用什么态度对待家长?——取得家长配合(是把家长当作出气筒、告状对象、变相体罚的工具,还是当作转变学生的工作对象和关键要素?)
具体方法:
1、尊重:表达尊重有两种基本做法:1、对对方的某些反应给予肯定和赞赏,如“你表达的非常好”“你很有见解”等。2欣赏不同意见,对对方的不同看法,不同见意等表示理解和尊重。如“虽然我对这事不那么看,但我能明白你为什么会那样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他自然能够尊重你。而如果只以教师的地位与权威强迫对方接受你的观点,那么对方可能表面上接受但实际却是非常反对的。
2、倾听:是鼓励对方将他的观念、感受表达出来,不是一种单纯的听,要有适当的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对方讲出其真实的感受。在听的过程中不仅要清楚对方要说什么,还要清楚对方说这话的真正含议。同时在倾听的过程中,非言语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让对方知道你在认真的听,并努力清楚他的意思。
3、同感:感受他的情绪状态。
4、发自内心的微笑、
5、积极的关注。
需要作为危机干预的学生
(一)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
2.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
3.存在诸如学业失败、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
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
6.长期有睡眠障碍者;
7.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8.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
9.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
10.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二)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1.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
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