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0578
首页 -> 教学科研 -> 求索校刊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
发布时间:2011-07-19  来源: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告诉我,班主任工作就是一个心态的磨练过程,是不断思考,反省,总结,实践的过程,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更是一个和学生们不断“斗智斗勇”的过程。很多老师都在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是的,因为他们不像以前那么“傻”了,他们的信息来源多,自我意识强,受传统的观念影响小,对教师的尊重也急剧减弱,教师要继续维持以前的“师道尊严”不是那么容易了。学生更多地把自己放在一个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上,而很多教师却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因为自己是教师,学生或家长就必须尊重自己。如此思维,工作必将碰到麻烦。学生虽然聪明,但是教师应该智胜一筹,碰到问题,不是埋怨,不是发火,而是动脑筋,想办法,因地制宜,随机应变,想出最佳的方法来,最终圆满解决问题。

      03年我接了第一个班级,那是我当班主任的第一年。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我,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当一个班主任。刚刚从校园走出来的我,还没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继而到班主任的迅速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和想法还停留在学生时期。事实上,在一开始,我受到了全班同学的欢迎。因为我没有老师的架子,和同学们的关系很近。可以说,和学生们是打成一片,气氛非常融洽,年龄的接近,也使他们没把我当老师,而是当成了他们的大朋友。最初的我是沾沾自喜的,觉得师生关系就应该如此亲近热烈。

      可是不久,二年级上半学期,问题很快暴露出来。处于花季年龄的男生女生们不断给我制造难题,没有经验的我处理不当,进退失据,很快便陷入巨大的迷惑和痛苦之中。那时的我经常忙于救火般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整个人也焦头烂额,我不断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面对着一群处在他们一生中最叛逆时期的学生,我体会到了黔驴技穷的感觉,也终于明白因为我一开始的“一着不慎”,而造成后面的“满盘皆输”。虽然在后来,我及时的“拨乱反正”,顶着压力,对班委进行彻底的重新改组,大权又开始牢牢集中在我班主任一个人手中。班级表面上是风平浪静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心态变了,变得不再从容不迫,而是站到了学生们的对立面。学生们也安静了,但是从此我再也听不到他们的真心话,有的只是敬畏和疏远。

      进入四年级的实习阶段后,我逐渐从失落的情绪中恢复过来,利用这一年开始冷静地思索从一开始我就犯下的那些错误。在反思中我悟出了很多道理。到今天,那些刻骨铭心的失败和错误都变成了我宝贵的财富和经验。

      10年火热的7月,我迎来了我的第三个班级。一个周末,三天之内,我要亲手将将近五十封录取通知书送到学生们的手上。就这样,三天里,我见到了几乎我的全部学生。上一个班的经验告诉我,这个班级的学生很聪明,但同时,他们很活跃,很有自己的想法。

      我开始仔细研究了10级这个班级学生的档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要做到对每个学生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初步拟定了一个班干部名单。我利用军训期间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

      以往的工作经验,让我深刻意识到班干部的重要性。班干部队伍是一个班级的骨架,好的骨架,端正的骨架,才会撑出一个精神面貌正气的班集体。因此,我对班干部的选拔和考量是斟酌了又斟酌。而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德育的考量。“德才兼备是合格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这是从一开学,我就反复向学生灌输的德育标准。让学生们深刻了解德育的重要性。一个学生的好坏,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我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品性。如果没有好的品性做基础,一切都是不牢靠的。作为班干部,就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自己是班干部,就高高在上,要始终坚持自己是为同学服务的这个理念。

      现在,班上的班长,团支书和学习委员等都非常称职,工作做得很出色,基本不用我操什么心。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班主任不可能时时刻刻看到学生,让学生来管理学生才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训练一只得力能干的班干部队伍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基础。有了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以后,就要制定完整严格的班级制度,并且要有效执行,不能成为一张空纸。尤其对于班干部,既是权利也是约束。
      接下来,就是对整个班级体的向心力教育。强调班级所有53名同学,是一体的。每一个学生做的每一件事情,不只是代表自己,更是代表班级体甚至是学校的。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是班中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坚决杜绝小团体现象产生,严禁任何分化班集体的行为。一个班级只有团结了,才会有无穷的潜力。
对班上学生一视同仁,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不偏心,帮助每个同学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教学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要研究学生的行为心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掌握学生的心理,学生已经非常反抗了,你还批评他,就如同拿着蜡烛到堆满火药的房间里去一般。坦率地说,师生关系如果搞僵,教师再怎么努力,都是瞎折腾,什么招数都没有用了,结局已经注定了。教育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那么也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即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于师生间是否达成和谐与共融。缺乏感情沟通,单纯的说教式教育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决不可忽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营造。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自尊心的学生。实践证明,要做好班级工作,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着手。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和探索,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搞好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