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0578
首页 -> 教学科研 -> 求索校刊
从一堂课入手,探讨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基本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1-04-20  来源:

王金玲

摘要:任务引领型课程是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的,如何借鉴新课程的理念,探索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很有益。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主体参与、体验性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体验活动中内化知识,最终达到掌握职业能力的目的。现以一节课为切入点,探讨任务引领型课程教学实施的五个基本教学操作程序和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关键字:    任务引领型课程      基本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    探讨

  任务引领型课程是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的,如何借鉴新课程的理念,探索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很有益。任务引领型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主体参与、体验性学习,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参与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体验活动中内化知识,最终达到掌握职业能力的目的。
  在新的课标下,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实现有效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必须钻研的问题。能否让更多的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应更多从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角度去观察,从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活动的效果——学生是否能够实现有效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这样才会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在任务引领型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注意遵循任务引领课程的教学特点,在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挖掘学生能够实现有效学习的理由:它可能是学生将来就业岗位需要的;或是培养职业能力必需的;或是符合学生个性需求的。我觉得职业教育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理解、判断和分析事物及发表意见的能力。只有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和潮流的活动形式的新模式,将职业态度和情感的培养与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教学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一些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基本教学操作程序或做法,在各个教学各环节中也尝试一些方法去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现在以《接电话的礼仪技巧》一节家常课为切入点,介绍自己对任务引领型课程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
   当一堂课的任务明确后,我主要是按照以下五个基本教学操作程序来完成教学目的,每个环节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如下图所示意:)

 

1、任务的引出:
  教师必须明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教师围绕这个任务组织教学,学生以这个任务作为考核的指标来衡量自己是否掌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考虑到学生学习知识的循序渐进的特点,教师在展示任务的方法上,可以将教学的内容拆解为一个个的“任务”,逐步地展示、布置给学生了,让学生对任务产生感性认识。
本环节的关键是如何引出任务。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预先设计好方法,做到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心灵震撼,并从中获得启发,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等引入每次活动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引入的故事主要从一些有趣典故、或令人深思的励志故事、笑话或职场典型案例等中选取,让学生产生兴趣倾听,唤醒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欲望。比如:上《接电话礼仪技巧》课时,教师引入实习学生职场中与客户打电话时遇到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或展示生活中学生与亲朋好友通电话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学生对这些“身边的事”“有实践意义的事”产生了兴趣,知道如何处理这些电话服务的技巧可以解决我们生活的一些问题,于是开始介入老师的话题开始讨论起来,从而走上了“正”轨。
2、对任务概念层面的具体理解
  任务提出后,必须考虑到学生是否理解教师所提出的任务的具体含义,比如,是否理解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是否明确任务的具体要求。只有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习任务的意义和操作要求,学生就可以从教学一开始就把握学习的要点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了。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或能力之前能够顿悟、觉醒、认识任务的含义,教师可以尝试收集一些资料或信息。可以是岗位的资料,让学生明确所学的任务与自己将来是就业发展密不可分;可以是生活中的信息资料,让学生明确所学的任务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借助的教学载体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富有激情和吸引力的,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感悟其中的道理,得到启发或启示,对任务的理解有一个觉醒和进一步认识顿悟的提升。
  当然,教学过程中要落实这些方法还必须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要考虑他们的接受方法,有些学生不太接触的新知识教师可以用讲授的方法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与各个重要知识点相对应的岗位的实际需求情况,教师可以围绕岗位需求现状进行全面的知识讲解与分析,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能使学生与将来的岗位紧密联系,学生一定会受益非浅。但有些知识点的展开最好是教师启发学生深入讨论思考归纳而出比较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自己总结的知识点不仅让学生感到自我肯定、自我满足,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的深入行动奠定基础。比如:上《接电话的礼仪技巧》课时,其中归纳 “规范挂电话的技巧”任务的内涵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开展小组讨论,得出:“客人先挂电话、说再见” 等基本要求,而当讨论出现“瓶颈”时,教师则伺机举例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学生在学习案例后归纳:感谢客人接听、对客人说抱歉、问候客人等沟通技巧,让学生对任务的集体内涵既能全面把握又能充满好奇!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3、对任务认知层面的学习
  学生在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后一般就从认知层面开始学习了,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中,难免忽略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了克服此弱点,首先,对任务的提出教师要把握好,注意从整体上统筹设计,使任务与任务之间、新旧知识之间产生联系。其次,在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的学习之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归纳,以形成知识的系统性。最后, 在对任务的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讲解认知层面的知识点,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和掌握知识的特点,对知识点的把握注重遵循“深入浅出、联系实践、联系自我”的教学特点。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牧羊人”,教学设计的各个活动要“放得下、收得回”,学生的学习要注重让学生自己体验、感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任务的认知层面的学习更好把握。
  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各有不同,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和把握:

 

  比如在上《接电话的礼仪技巧》一节课时,为了学习“处理误拨电话的技巧”,教师设计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在家中、在学校、在办公室、在会议中等各种
场合如何处理误拨电话,请学生交流在不同情景下处理问题的不同特点,最后请学生讨论归纳最基本的处理误拨电话的基本原则。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会联系自己、深入思考,提出自我感悟,同时对不同场景问题处理的灵活运用也促使学生对任务的学习理解更深入。
4、对任务的活动层面开展行动
  然而,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教师的讲解一般是无法直接传输给学生的,而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独立完成任务。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利用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和方法的认识。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创作潜能的开发,真正地给他们探寻知识、探究问题的空间,既要让学生积极思索,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要让学生大胆想像,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
  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的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体验等学习方式中认识、消化各个知识点和技能。合作、互动、参与、体验、渗透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喜欢的自主参与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认识并掌握基本知识点。
  如图示: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学方法

 

  《接电话礼仪技巧》一课中主要采用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体验学习通过
学生亲身经历、总结做事做人的基本道理,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行为习惯。情感体验、道德体验、实践体验。如:情景模拟表演、角色扮演游戏、实践体验等。另外还采用互动教学方法,即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如:辩论、讨论、演讲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讨论,相互启发,突出交流沟通、理解与合作。这种组织有利于学生群体间积极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5、对任务的情感层面
  一般教师在经过任务的活动层面学习后就进行本节课的总结阶段了,但我认为一节的重点过去了,但还没有进入高潮,中职校的学生在生理、心理应该说都比较成熟,在教学工程中应考虑介于高中和大学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和技能,它的确重要,但却不能让人心动!所以,在最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必须上升到对任务的情感层面的学习。
  任务的情感层面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在学习后加以总结、反馈和提高阶段,是通过总结或知识拓展,引导并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关键将知识和能力与人生价值、专业结合,将任务内化并升华,真正将任务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自觉行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团队形式,有计划的活动和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形成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我修炼,改善情感、观念、态度、行为的体验式教育,引领“正义、礼貌、忍让、团队、挫折” 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
  比如上《接客户电话服务技巧》一节课时,我引入了“香港银行对员工接听电话的考核要求”和“什么才是最优秀的接电话的员工”两个案例,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好本课的任务并没有终结,“光会接电话还不行,还要接听的人感到你的微笑、真诚!”“光知道现有的业务还不够,要尽可能知道客户想知道的任何信息,这才是最优秀的!”这个总结将课程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与学生的就业观紧密联系,对学生是心灵震撼的触动。
  任务的情感层面的学习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的,意在惊醒更多的学生将知识和能力与人生价值、专业结合,将任务升华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方式走出课本、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进市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每个技能的要点,将职业价值观教育融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专业实践教学之中,与职业活动紧紧结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使价值观成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