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责任感的看法,并通过分析对有关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责任感强化教育方法思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 责任感 强化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也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个人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中职学生责任感的教育,对促进他们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在履行职责或在有履行职责倾向时,所体现的意识、情感、信念和态度的总和。为更清楚地掌握中职学生的责任感意识,我们做了一项抽样问卷调查。
一、调查内容及结果:
问卷设计内容囊括,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及责任感个性品质构成的四大因素:责知、责情、责意、责行等方面,共设2份问卷调查共16题。调查对象是数码系10、09、08级影视广告、动漫艺术专业4个班级的140名学生调查结果如下:(调查表见附件)
调查结果图表比对:说明:各项以白分计
图表一
图表二
图表一,从表中我们看出来:
1、学生对自己周围环境责任感比较强,对自己身体健康关注比较多,对于集体荣誉感较强。
2、学生劳动意识薄弱,在家不愿意主动承担家务,在学校不积极参加集体劳动.
3、对于大是大非有基本的判断,但认知与行动脱节.
4、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目的不明确,受社会功利影响,学习的功利性很强,把读书等同于找份好工作。
5、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团队合作意识比较差。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要求高而多,对自己要求低而少。学生对于自己周围的卫生环境意识比较强。
6、对于属于自己责任,责任心不强, 但有比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图表二,从表中可以看出来:
1、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自我关注比较高,但缺乏对人生的规划或目标,当面对挫折时,缺乏勇气.
2、对于学习不关心、不用心不负责任,但是自我发展的意识比较强,缺乏为别人服务的意识
3、沉迷上网,比较放任自我.
三、探究原因:
我认为中职学生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有以下几点原因:
1、社会环境: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下,市场经济,一方面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形成以及开拓、求实等观念的树立,使他们日益表现出独立性、创造性和批判性。另一方面,它也改变了中职学生的成长氛围。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逐利性,强调物质利益最大化,重视对个人自身利益和局部利益的保护,对自己成长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到困惑。致使中职学生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观念。
2、家庭环境: 90后的学生的家庭教育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绝大部分的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父母过分疼爱,对于孩子的教育并没有成熟而又符合时代的家庭教育,甚至出现“只要读书好,一切就OK”的现象。除了读书,其他事情与学生没有关系。
3、教育体制: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读书好就有美好的前途,只要读书就好。在学校里面就是拿到高分,使得学生对国家、学校名誉、教室环境、对别人帮助关注度很低。
四、加强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
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非自发的过程,它需要通过教育、培养,依赖于外部的导向和内在的自教自律、自我体验而形成。强化责任感素质教育对策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拓外部导向与自我内化的统一。
1、社会方面。政府用政策和舆论做导向,正确引导学生。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
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2、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目前家庭教育中过分强调知识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的现状。责任感教育是家庭情感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孩子的责任心是父母责任心的折射。希望家长在教育学生时把富有责任心的言谈、举止传递给子女,被子女模仿、认同,内化,从而对其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3、学校方面。A、学校应从整体上定制适合学生的一套培养责任感的德育发展的管理体系和制度。符合学生特定的年龄,中职学生的性格和道德价值观念只处于一个趋向于稳定的时期。制度的好坏需要一个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即:理念—方式—效果—评价。
B、从班级方面讲。(1)、角色设计:在课外的社会实践中,给学生布置一个团体中的特定的角色,依据自己的角色来完成工作的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例:世博志愿者——路口志愿者。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服务。扮演帮助者的角色,体会到志愿者的辛苦,以及能深刻的领悟到做为一名志愿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爱心、耐心、责任心和技巧,也更能最直接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
(2)、兴趣引导:根据中等职业学生个性多样化的特点,在兴趣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叶圣陶说:“习惯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网络游戏比较感兴趣,可以组织一次讲座,邀请游戏开发公司的游戏设计师讲述现代游戏的特点和状况以及未来游戏发展的趋势。使学生在兴趣爱好中形成正确认识。
(3)、教师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摸清实际,对症下药:俗话说的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家庭状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在班级中要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整理书桌、搞好卫生、在劳动中认识自己应有的劳动责任,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体验劳动的艰辛,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4)、语录卡片: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会采用,留卡片或发电子卡片的形式来与同学交流并培养学生。例如:在秋游前会给班长,发电子卡片让其想一下,秋
游要做那些工作,包括秋游前、秋游中、秋游后。哪几个同学需要特别关注,关注的那些方面。在想和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以上几点是我工作中的一些尝试和实践,在我们具体德育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具体专业特点,以提高实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策略》作者:古莉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探讨》 作者:徐灵敏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第12期
3、《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策略 》 作者: lina 现代职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