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0578
首页 -> 教学科研 -> 求索校刊
团队合作学习法与多种有效方法的综合运用
发布时间:2011-04-20  来源:

季敏

内容提要: 团队合作学习法是一种科学有效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学习——教学”的基本方法,早已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界所推崇和普遍采用;近些年来,在我国也有所借鉴和推行。作者阐明了团队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点,并且通过实践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学习法和其他教学方法之间有着四个层次的内在有机联系;作者还进一步提出,应该以团队合作学习法为主体载体和基本方法,综合而又灵活地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多方面显著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  团队   合作学习   多种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人们都在积极探索和广泛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效。而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能否有一种教学方法为主体,综合而又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自己在多年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深感可以在某些课程中把团队合作学习作为主体方法,把其它多种有效方法融汇于其中。
  一、团队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点
  团队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建立若干个学习的共同体组织,实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特别是多个小团队之间的积极合作与互动交流的一种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
  团队合作学习,是战后以来,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和推崇的学习或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之一。近些年来,在我国也得到了借鉴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的基本内涵是,在学习和教学活动中普遍采取小型的团队组织形式,实行小型团队内部的集体互动学习和小型团队之间的互动学习。
 团队合作学习法的基本要求是:
  ——首先,教师要有高超的“导演”技能。即教师要充分发挥“编导”“导演”“导播”的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创造性地设计出某种教学“意境”和“场境”,并且有意识有目的的重新组合,把全班重新有机组合成若干个学习团队(共同体)。很显然,教师必须要求超强的“导控”课堂和驾驭整个教学活动的能力。
  ——其次,把全班学生科学有效地合理组成一个又一个学习小型团队。由于既有的学习团队存在着两类,一类是所谓正式而有形的学习团队,即班级里既已存在的学习小组,另一类则是所谓非正式的无形之中逐渐形成的学习团队——这其中既有积极正向的学习团队,也有非积极和负面的学习团队。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发现和巧妙地进行重新组合,努力实现“同组异质”和“组间同质”的要求,使组(小型学习团队)内有活力有合作 ,组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组间能够均衡发展。
  ——再次,要充分发挥这些小型学习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团队集体学习。
  ——还有,教师要精心准备、周密筹划,并且要事先对学生有布置、有沟通和有明确要求。例如,要准备好案例材料,计划好学习团队的组织及其角色;事中有调控、有引导,事后还要有分析小结。
  团队合作学习法同传统教学法相比较,具有许多的特点或者优点,其中主要有:
  第一,把个体性学习变为团队性学习。在传统教学法和学习模式中,学习大都成为学生“单独”的个体性质,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学习基本上属于“单打独斗”类型的,学生依靠自己个体的努力学习来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所以,这种个体的学习行为往往是非团队行为,大都是利己不损人的。而团队合作学习法则是团队集体性质的,而且是在团队之中有相互弥补相互激励的,在团队之间有相互竞争和相互激荡的。如我在“会展服务与礼仪”的会议策划学习章节中,我布置如何策划及安排会议的日程,一个学生单独要做好就相当困难,但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们既策划某一个主题的会议,写出会议通知书,会议日程表,又模拟开会的每一个部分,包括会议议程、宾馆安排、餐饮、茶歇、市内参观及市内外的考察旅游等,效果非常好。
  第二,把单向单层的互动变为多向多层的互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互动大
都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层面上进行的,即单向性。而在团队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学及学习上的互动可以而且应该是多向性多层次的互动——其中包括小团队中的互动,各个团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等,因而具有更好的良性互动。
  第三,把封闭式学习变为开放式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习的主要蓝本就是教材,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教材中写清楚的知识性结论;而团队合作学习法则可以而且应该不拘泥于教材上的那些知识,让广大学生寻找相关的许多事例、书籍资料和不同的观点见解,每个学生可以阅读多方面的材料,也可以听取多方面不同的观点见解。
  第四,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突出缺陷之一,就是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广大学生的学习完全依附于教师,每个学习环节完全听命于教师的摆布,久而久之,容易使不少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团队合作学习法,可以大大调动每个小团队和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五,把单纯的知识型学习变为知识——能力型的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中还有一大缺陷,就是教师和学生都围绕着书本知识,教师“死讲”,学生“死读”“死学”;而团队合作学习法,不仅可以锻炼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辨别是非和综合吸收多种合理见解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做人做事的能力,以及合作共事的能力。
  二、以团队合作学习法为主要载体,综合而又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团队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非但不排斥其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可以把团队合作学习法作为主要载体,把其它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尽可能揉合进去,使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融汇在一起,例如:
  ——任务引领型教学方法。以团队合作学习为载体,承载和融合“任务引领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要求。很显然,“任务引领型”的教学要求,是指每个课程乃至每个章节的教学实施必须按照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安排和组织实施。可见,团队合作学习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任务引领型”教学的主要载体,而“任务引领型”可以成为“团队合作学习”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基础。任何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可以成为贯彻实施“任务引领型”某种有益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因此,“任务引领型”完全可以和团队合作学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案例教学法。可以把事先精心挑选和准备的案例(一个或者几个案例)发放给学生,明确团队和分工,让学生个人在课前有所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包括先让这些团队进行集体学习和研讨,然后让各个团队的代表按照分工和角色定位进行讲演或表演,随后进行相互补充和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小结。
  ——问题导入法。根据教材某个章节的基本要求,教师预先设计好几个主要问题分发给几个学习团队,届时在课堂上让学生们集体研讨,并推举代表上台发言讲解分析,各个学习团队之间相互提问、补充或修正,最后由教师归纳小结。
  ——互动式教学法。团队合作学习法很容易使得学生们“互动”起来,只要恰当地分成“学习团队”,选配好学习团队的召集人,分配好每个学习团队的角色和任务,然后让每个学习团队进行“演习”表演或“发言”,然后相互发表评论,最后才由教师归纳小结。
  ——学生主体教学法。在教师的总体策划和“导演”下,各个学习团队可以自主自由地挑选“角色”和任务,学习团队中的召集人也可以由“民主选举”或“竞争”产生,然后由各个学习团队自主确定学习研讨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见解,自主推举发言人。
  ——“六步教学法”同团队合作学习法的结合运用。可以就某个章节的内容和教学要求,例如,就招聘应聘的礼仪或者办公室接待的礼仪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就国际商务会议接待的礼仪等方面的内容,事先让学生按学习团队去准备,课堂上先“情景模拟”,再“问题导入”,然后“简要分析”,接着进行“归纳总结”,随后又开展“相互点评”,最后是由教师小结。
  事实上,在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存在着四个层次的学习法和教学法——处在第一个层次的,是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基本方针和基本要求;处在第二个层次的,是关于贯彻上述基本理念、基本方针和基本要求的基本载体和主要模式;处在第三个层次的,是关于教育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式方法;处在第四个层次的,是关于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法。这可以通过下列一个表格来作简明
的整理归纳和构划。这些教育教学法,虽然它们之间处在不同的层次,但是它们
相互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往往是后面层次的方法可以成为前面层次的途径、载体或者具体操作方式。所以,某一种教育教学方针,可以寻找一种以上的有效载体、途径和主要模式,并且可以而且应该寻求多种实施方式和基本方法,更可以切合实际寻求多种灵活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
  四个层次的学习法——教学法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
基本的理念方针和目的要求 基本的载体、途径和主要模式 教学的实施方式和基本方法 具体的操作方法
学生主体法 传统灌输法 互动型 多元多向互动法
市场导向法 团队合作法 体验式 实地工作体验法
技能中心法 个体封闭法 情景模拟法 实地生活体验式
目标教育法 现场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 多媒体情景模拟法法
任务引领法 多元开放法 实训式 真人实地实景模拟法
成功教育法 …… 问题导入法 扮演式实景模拟法
快乐教育法 …… 实物展示法 ……
…… …… …… ……

*本表格由笔者概括整理而成,表格中的横向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三、“团队合作学习”教学法的重要功效
  在现代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中,某种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并不简单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效率和方式等,而是潜移默化地在倡导和塑造学生某些学习的态度、乃至人生的理念和态度,团队合作学习法就是这样具有很多很好的功效。
  其一,通过团队合作学习,由团队为学习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渠道,进一步引导和上升为团队是生活、生存和工作的又一个重要载体,从而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既充分尊重个体个性,又接受他人和融入团队整体。
  其二,在团队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别人(同伴)的知识智慧和能力,学会接纳别人,学习别人,从而能够相互学习;同时,又要积极展示自己,
思考自己怎样在团队中提高威信威望和地位作用。
  其三,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团队合作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摆脱教科书的局
限性,主动寻求教科书以外的知识、智慧与技能,寻求课外和校外的相关有用的东西;并且从本团队内和别的团队中看到别人努力的成果、智慧和能力,实行资料共享、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和能力共享。[]
  其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和学会展示自己。通过团队合作学习的良性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学会如何寻找书刊资料,捕捉和筛选有用信息、寻求问题的症结和偏差之处;同时,在团队内和团体之间的相互沟通中,从同伴那儿学习到有用的东西;并且通过多次的“表演”、“演讲”、“点评”等途径和方式,逐渐领悟到如何既恰当地展示自己,又有理有节地说服别人,还要诚恳地采纳别人的有益意见和宽容别人的误解。
  其五,有助于学生正确树立一系列关于学习、关于人际关系乃至于人生态度的一些理念。例如,如何坚持和发扬个人努力、个人兴趣和个人特长;又例如如何促进团队的整体努力、团队内的团结和协调、团队之间的良性互动;如何尊重和采纳别人的长处,又如何恰如其分地展示自己;如何摆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个体与团队的关系、以及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关系等。

主要参考文献:
1、靳玉乐主编《合作学习》,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2、马兰著《合作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胡振国著《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创智学习的基础教育研究》,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4、[美]约翰逊著《合作学习》,伍新春、郑秋、张秋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5、[英]亚历山大著《合作学习的老师指南》,何其辛等译,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6、郑金洲主编《合作学习设计——现代教学理念与设计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