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0578
首页 -> 教学科研 -> 求索校刊
春风化雨润心田——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发布时间:2011-04-20  来源:

                      经管系  潘丽虹

【内容提要】:能否恰当地掌握批评的方法和艺术,是每一个班主任能否成功管理班级的关键。本文作者针对当代中职校学生的特点,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探讨了班主任的批评艺术,并对如何做好中职校班主任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职教育   班主任队伍建设   批评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地发展,为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了不少合适的人才。然而由于目前学生数量锐减,高中扩招以及民办高中的有力竞争,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越来越难的学生管理问题。这些经过层层删选后“淘汰”下来的学生虽然在中职校学到了一些有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却不懂得如何做人,道德素养方面都有着令人忧心的问题,这样将来该如何去面对这个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社会呢?因此,教育感化学生是中职校班主任的首要任务,而批评又是班主任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在此,我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实际工作情况就班主任的批评艺术谈几点微薄的建议。

首先,正确理解批评的内涵。

《辞海》中说:“批评,即是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学生有错,老师批评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但就是有一些老师不能理解批评的真正内涵,没有正确行使自己的批评权利。报纸上经常报道,有的班主任把批评和体罚结合到了一起,以至学生和家长到学校投诉,甚至有些情节严重的违反了国家规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在是令人惋惜啊。我认为:批评不是指责,不是谩骂,不是惩罚,不是训斥,而应是点播,是引导,是圈点,是解救。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不是教师施展威风的手段,使学生无地自容,俯首称臣,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自律、自强。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它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深入研究,积极探索。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体检,在前一天早自习时我反复强调全班同学七点三十分准时在操场集合,如果有学生迟到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班级的体检速度。然而体检当天在我规定时间内还是有一名学生没有准时到达。眼看着我班体检时间即将临近,于是我给迟到的学生打了电话了解情况,谁知他还在睡觉,用懒洋洋的声音说:“老师,不好意思,我睡过头了……我赶紧跑过来,十分钟就到了……”在我班全体学生焦急等待十几分钟之后,我终于在操场上看到了这个熟悉的身影,顿时一股怒气冲上脑门,真想训斥他竟然把如此重要的事情忘记,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幸好,我及时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压制住了心中的怒火,当时并没有

跟他谈迟到的事情,只是耐心地指导他填写体检表信息。体检完毕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不仅指出他的错误,还细心地分析这次他的迟到十分钟却让我班推迟了半个小时体检的后果。这位学生脸上露出了惭愧的表情,并表示以后不会再迟到。那次我用和风细雨代替了狂风暴雨,收到的当然是令人满意的效果。

其次,批评要以尊重、关爱为前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为活泼、好动、充满活力,而且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班主任,往往会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一看到学生犯错误就会怒气冲天,大发雷霆,不是怒斥一通,就是严加惩罚。然而这样的批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仅学生的错误没有改正,反而伤害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甚至个别学生误认为老师从此看不起他,我行我素的行为愈演愈烈。我认为班主任的批评不是为自己扫除事业进步的障碍,而是出于真正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健全人格,使他们今后能胜任社会工作。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只有将学生当作是自己身边的朋友,亦或是自己心爱的孩子,满怀关心、尊重、理解、宽容的心态,才能使学生放下沉重的心理包袱,打消内心的戒备,对你敞开心扉,和盘托出心中的秘密,那么接下来的批评教育才能有效地开展。

最后,批评要讲究技巧。

1、 适时。

中职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平时在家庭中备受家长的照顾和呵护,俨然是一副“小皇帝,小公主” 的模样,在学校里更是惹不起,管不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爱要面子,心理脆弱。当他们面对班主任的批评时自尊心表现的尤为强烈,更为敏感。因此,我们在指出他们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呵护这些易碎的心灵,必须要讲究“火候”,即选择最佳的场合与时刻。所谓最佳的场合,应该是只有你和接受批评的学生没有第三者的安静的小地方,这样容易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同时也能使班主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另外,批评及时同样也很重要。班主任也不能一味地只考虑学生的自尊心而错过批评的时机。对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行为,应当立即制止并且批评教育,否则将会后悔莫及。

2、 适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行使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究其本性而言是不愿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青少年犯错,往往是因为好奇,好动,出于兴趣,出于无意,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并且有诚恳的检讨和改过自新的决心,我们班主任应该采取点到即止,宽容的态度去处理。我曾经看到过有些学生因为班主任的过度批评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从此就与班主任决裂,对抗,不仅这些学生不断偏离健康成长的轨道,而且使得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工作难上加难。因此,班主任在批评学生的之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准备适当的语言、语气,以宽容、原谅为原则,避免伤及学生的自尊,损害他们的面子。甚至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句简短的赞扬,比严厉的批评效果更好。正如郑杰所说:“我们其实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美,凡受过别人赞美的人,都曾感受到了甜蜜,相较于指摘,人们从心底里渴望自己所做的事受人夸奖。”

3、 适情。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年龄,性格和心理特征完全相同的学生。所以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以及事情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合适的批评方法。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敏感脆弱,偶尔犯错误的学生,适宜采用点拨式批评法。即不能直截了当,当众批评,伤了他的面子,而因含蓄隐晦,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只要他能接收到班主任传达出的批评信息即可。对于狂妄自大,自我觉悟较差,屡犯错误的学生,宜用情感式批评法。即通过典型的真实事例,借助他人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比喻的方式来触动他最为脆弱的神经,从而说服他改正错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性格倔强的学生,直接否定只会将他们迅速推向你的对立面,我认为这时候用商量式批评法更加有效。平心静气的商量、讨论的口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尊重与关爱。如“你最近有了很大的进步,只是在这方面还有不足,再努力一下可以吗?”或者“对这个问题你有啥看法?”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谈他的想法,然后再对他提出建议“你能听听我的意见吗?”寥寥数语就营造出了宽松、融洽的谈话气氛,易于学生接受批评。除了以上学习到的批评技巧外,我还在多年的教育学生的实践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批评技巧,发现它们有着良好的效果,如图所示:

学生情况

批评技巧

批评效果

天真幼稚,想法简单

讲故事,打比方的批评

促使他们深思,自责,理解深刻的道理。

脾气暴躁,行为鲁莽

建议性批评

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理解,易于接受批评。

性格叛逆,个性倔强

做好铺垫的批评

提高学生对批评的接受能力,自觉自愿地接受批评。

丧失信心,挫败感较强

先表扬,后批评

适时的激励不仅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成绩优秀,理解能力强

暗示性批评

避免伤及自尊,打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自控能力差,屡次犯错

戴“罪”立“功”的批评

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集体荣誉感,学生乐意接受批评。

总之,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我们每一个班主任应该在自己的学生管理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研究新的方法。如今,良药不再苦口,而忠言也应不再逆耳。我们要做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将批评化作春风滋润学生的心田,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培养他们学会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100条建议》;

2、 岑国祯、李正云:《学校心理干预的技术与运用》,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