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系 杨静
摘要:物流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各校都纷纷开设了物流专业。物流专业知识结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广泛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设计上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确保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首先提出物流专业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物流专业课程的特点,然后重点介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多媒体教学法,接下来结合《废弃物流》和《运输合同》两个课题分析了教学方法的整合运用实例,并进行总结。
关键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
一、问题的提出
2005年始,国内物流专业教育发展如火如荼,物流作为一个交叉、新兴学科在全国学校遍地开花。物流专业课程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但若教师授课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体现,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也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本人从事物流专业课讲授已经有4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对于教学法的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仍然存在一些困惑,在此和同行做一个交流。
二、物流专业课程的特征
1.从课程设置看,物流专业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宽广。
从各学校开设的物流专业来看,专业课程主要有《物流基础》、《物流营销实务》、《供应链管理》、《物流运作法律法规》、《仓储与配送》、《运输实务》、《集装箱运输》、《国际贸易》、《报关报检》、《货运代理》、《国际商务单证》等。从上面例举的课程,我们不难看出物流是一门综合性交叉的学科,需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机械学、物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这样的要求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2.从专业理论基础看,物流课程的理论知识深奥难懂。
对于没有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的学生而言,要理解和运用物流专业课程中涉及到的理论是比较困难的。如二律背反原理、ABC分析法、MRP计划制定、JIT、敏捷制造、精益生产、SCM管理、看板管理、帕累托定律都是物流管理中需要讲解的知识,无疑给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带来了困难。
3.从业务流程来看,物流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
从物流业务流程来看,物流分为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7个主要要素。其中涉及的仓库结构、类型和货物保养知识、连锁超市的配送流程、大型运输企业的车辆调度、货代企业的租船订舱、甚至代理其他企业的报检报关业务中的物流软件操作,集装箱货怎么进行配载等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知识。如何将实践性这么强的专业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明白,并能较快地运用起来,无疑给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解析
目前对于已有的教学方法的分类和汇总并不非常成熟,就本人的学习和教学经历来看,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下面我们就分别分析一下这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的首倡者是美国法学家兰达尔,他从哈佛毕业后赴纽约从事法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又回到哈佛任教,主张法律必须由学生从对已决案件的研究中来发现,从而首创了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流程: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是把理论融入一个个生动的具体案例中。如在讲解物流基本原理中的供应链管理中,为了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深刻的认识,体会SCM的应用优势,可以结合典型的DELL供应链管理案例进行分析。
2.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贯穿始终,将一门或多门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学生以完成项目为主要目的,教师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研讨、组织、演示讲解、团队协作、沟通等基本能力。教师则需要有指导项目完成的专业综合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鼓动能力等。可以看出,项目式教学更加注重过程,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实现了三个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
如西安交大老师在讲授《运输管理》中运输路线规划理论之后,要求同学们选取生活中的路线优化项目进行分析。分组后,有的项目组选取了西安教育专线的行驶路线进行优化,还有项目组选取了本校洒水车路线优化项目。从原有路线资料的搜集、整理,路线图的绘制,到原有方案的评估,从优化指标的选取到最终方案的确定,都由学生负责。各组将各自选取的项目情况运用PPT给全班同学和老师进行展示讲解,最后进行评比。通过这种方法的运用,学生感觉收获很大,不仅理解了学会了路线优化理论,也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成就感。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的基本思想:“角色扮演法”(Role-Play Teaching meth-od)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莫雷诺于1960年所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就是使人暂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在教育、管理、医疗行业等领域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角色扮演法”又称“情景模拟教学法”,和虚拟游戏法类似。它在假设而又逼真的情景中进行,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设计场景。学生根据情节在仿真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身临其境地按设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等提出观点、方案或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角色扮演法”一般有3个要素——“情景”、“扮演”和“角色”。
例如在讲授牛鞭效应时,采用啤酒游戏来让学生体会供应链中信息的传递,让学生分组扮演供应商A、制造商B、分销商C和消费者D,通过几轮后,学生不但熟悉了供应链管理流程,还将发现供应链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的牛鞭效应,并进一步讨论、分析其原因。牛鞭效用的信息失真图示如下:
再如在进行报关报检业务流程综合演练时,要模拟货物出口的业务流程情景,在每个企业上配备相应的角色,如出口公司的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货代企业的业务员、船公司的订舱人员、报关行报关员、海关工作人员,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员等。然后按照业务流程进行演练,教师在一旁记录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点评。
4、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即依靠计算机、投影机、摄像机、激光视盘机、CD-ROM等多媒体技术来实现集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的画面、清晰的文字、甜美的音乐、亲切的语言,创设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情景,它能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感官,让他们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物流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课件的制作上,力求简洁生动。配以翔实的图片资料、FIASH动画资料或者影音录像资料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讲授仓储与配送的过程中,把收集到的华联超市的配送业务流程VIDEO播放给同学们看;在讲解立体仓库技术时,把本人在海尔参观拍摄的立体库照片展示给大家,让同学全面了解实际内容,拉近与实际业务的举例。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老师在某个知识点的讲授中娴熟地运用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更需要在综合性强的知识讲解中整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种整合在实际教学中已变得越来越广泛。如项目教学法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融合,如案例教学法与小组讨论融合,再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与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法融合等。
四、教学方法整合应用案例分析
1.《变废为宝——回收与废弃物物流》教学方法整合案例
在讲授《物流基础》课程中的回收和废弃物流知识点时,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整堂课以任务为主线,以生活中的废电池为载体,通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Flash演示、游戏参与、情景模拟、小组 PK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 ①flash:变废为宝——引入新课②游戏:寻宝计划——突破难点③活动:金宝题名——提升理解④总结:课堂小结——强化认识⑤巩固:课后作业——巩固探究五个层次的教学环节,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情景模拟法”、“项目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游戏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民主、轻松、进取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让学生感受轻松民主的氛围,我们将教室布局设置成下图所示。
2.《运输合同》中的教学法整合应用案例
在讲授《物流法律法规》课程中的《运输合同》时,我们选取了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作为模拟法庭的素材。案情如下:1998年4月18日,原告信达货运部的代表刘方云与被告西南农机公司川A16426货运车的驾驶员付卫华在上海签订了一份四川省公路货物运输合同书。约定:川A16426号车为信达货运部从上海、浙江等地承运鞋底、火花塞和冰柜等货物,目的地是成都。合同还对运费、运输时间等内容作了约定。合同签订后,川A16426号车在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使信达货运部托运的火花塞损失计款14680元,胶合板损失计款7122元(其中遗失的胶合板损失5386.5元),货损共计21810元。此后,信达货运部因与西南农机公司协商货损赔偿问题无果,遂提起诉讼。第一步,我们首先采用学生自由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分成8个组。第二步,每组对应于一个法庭角色,为这个角色要完成的任务做好全面的准备。第三步,角色模拟,开庭。模拟法庭的角色主要有:法官、检察官、书记员、审判长、原告、被告、律师、证人等,让每组中推选出来的“主角”进行“现场表演”。当然在正式演练之前要把流程给大家梳理一遍,尤其对律师的辩词要给予指导。
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了案例分析法、角色模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角色模拟——模拟法庭的运用。模拟法庭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模拟的场所,使学生在模拟法庭中亲身体验法官、检察官、律师、原告或被告等角色的活动过程,从而学会怎样应用法律条文和诉讼技巧,怎样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为主要的是,学生在模拟法庭中必须自己动手检索和研究法律,并共同讨论有关法律的适用问题。
对物流诉讼案件的选取一般考虑时效性、专业性、疑难性、可辨性、综合性。教师可以从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收集借阅已审结的案例,有关报刊讨论的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登载的案例等方面进行收集、筛选和积累。
五、结语
物流专业课程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给物流专业课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基本规律和教学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整合各种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出适合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宁晓利,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中国西部科技,2009(12)。
2. 张胜英,浅析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法学教育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9(29)。
3. 朱建方,孔凡航,曹刚,“角色扮演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0)。
4. 刘芳,常亮,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J】.科教纵横,2009(8)。
5. 叶红,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单证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