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0578
首页 -> 教学科研 -> 求索校刊
改革深入,呼唤专职班主任
发布时间:2011-03-27  来源: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沈晓峰书记在《班主任与心理咨询师社会角色冲突的探讨》一文中说的好:“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学校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思想指导、心理指导、职业指导等。”实际上沈晓峰书记是从四个层面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新要求,如果说,传统的班主任在前二个层面还能胜任的话,那么对后二个层面的要求显然是乏力的。为此,培养造就专职班主任的事宜已迫在眉睫。
据报载,目前高校的专职辅导员有11万人之多,兼职的仅为4万余人。学历从大专直至博士生。为此,有的学者已经指出学生管理工作从兼职走向专职化是深化教育分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必然趋势。
本校的兼职班主任无论是管理的专业水平还是年龄均不容乐观,班主任大多是教育骨干,既要担任繁重的教学工作,又要为星光杯比赛培训学生,,有的还要编写校本教材.每周的课时加上早午自修一般均在25节左右,这还不包括周日的名师辅导等。为此,聘任专职班主任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二.专业化需要专职班主任
如今我校为争创国家级重点中职校,提出了精品的理念和口号:精品专业,精品班,精品班主任令人欢快鼓舞,然而,精品班主任应该具备怎样的才华和素质,我看第一就该专业化。
我一直疑惑,国家在大学教育上开设了无数新的专业,就是缺乏班主任专业。是否认为该学科仅仅依靠在师范4年的学习时间,凭借间接的学习就能掌握这门高难度的学问,还是以为,只要通过工作实践,人人都能把握这项工作。不说别的,先以心理学为例,如果从专业化角度出发,仅仅凭一、二个学期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就能达到专业化的水准?我看不易。我校的袁晖江老师何以能在藏龙卧虎的上海中职校领域一鸣惊人引起报界的关注,不能说与她精深的心理学造诣无关,那么像她那样具备心理学造诣的班主任教师到底有多少呢?若非她的专业是心理学,而要达到她那样水平的其他学科的老师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呢?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综合了其他人文学科知识和精华,它需要专业化,不是凭借满腔热血就能做到的。我认为除了沈晓峰书记提出的四方面以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强健的体魄,较好的敏锐的观察力,较为出众的演讲才华,易为学生接受的亲和力,较为广博的人文学科知识,较强的理论思辨能力。为此,招募和培养专职班主任的工作须加以重视了.

三.规范化呼唤专职班主任
规范是有序合理,规范可以有章可循、有章可行。规范使日本自明治维新起,逐渐由封建国家迈入近代化国家,最终成为世界强国,发达国家。韩国亦然,50年代朝鲜战争结束,韩国仅是个国民总产值为几十个亿美元的农业小国,凭借科技强国、创新强国的理念使该国在各个领域规范发展,效果显著。
如今,中职校由于生源匮乏,面临重新洗牌和整合,形势逼人。造就名校的关键是二个。一个是名师,一个是健全,善管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名师与好班主任是相辅相成的,管理好班级,使学生有一个安静,安全,舒适的环境是前提,只有创造了这一前提,名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这就需要全身心投入,,甚至全天候跟踪学生的专职班主任。兼职班主任由于备课、上课、出试卷等很难两头应付,即便临时应付了也难获得令人十分满意的效果。
规范化要求满负荷工作,但若超负荷,效果便适得其反。日本人为赶超世界一流,全身心投入工作,精神可嘉,但结果是造成的“过劳死”也是世界“一流”的。日本在反思之余,实际上也在重视超负荷的问题。超负荷同样给我们中国的杰出人才带来损失,科学家蒋筑英中年早夭,全国劳模曾乐未老先逝。这些事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作为教师是该在进校初期带班,获得教学管理经验,为以后评职称打基础。但其主要责职和定位到底是教学还是管理。如果是教学为主的,应在教学上深造,努力向名师,向双师型靠拢,如果是管理班级的,应该在管理上在专业化点,高水平点,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此,专职班主任的事宜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四.打造名师,呼唤专职班主任
当于丹女士上百家讲坛,解说《论语》,红极一时之际,有人叫好,有人反对。上师大领导独具慧眼,号召全校老师争当于丹,争创名师。
名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刻苦的钻研。于丹坦言自幼酷爱孔子,家学渊源,入大学也埋头苦读,工作之后,更是钻研不止。我不知她除了教学之外,是否还兼任班主任或其他职务。若是,那她的体力和能力都是超越凡夫俗子的。
名画家陈丹青功成名就,为了在艺术取得更大的成就宁愿放弃名利双收的清华教职,著名学者余秋雨为了获得学术“自由”,甘心不当院长。
我校在争创全国重点中职校之际,打造名师,培养名师已经刻不容缓。学校领导高腾远瞩,在几年前已经制订了完整的规划,并不惜重金加以实施,用心一也,为打造我校的名师,为打造在我们中职校叫得响的名师。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可以一日造就?名师的培养也需要呵护的,名师的打造更需要时间的。我不知道那些有可能成为名师的教师,在身心双重疲惫,所承受的压力已难以支撑其名师的状态下,其内心到底是喜还是忧了。
名师是学校的根本,是学校的招牌,也是学校的名片,我校在打造名师的规划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呵护名师方面也采取了令人欣慰的步骤,例如将袁晖江老师从班主任岗位换下来,潜心于心理咨询工作,那么袁老师下来了,其他的张、王老师是否也能下来,让他们也成为名师呢?这就需要专职班主任的出现,方能做到各习其职,各尽其能了。

五.高效化,呼唤专职班主任
高效化就是要求发挥每一位在职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位在岗人员的潜在才华。
高效化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像战士,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高效化又要求每位工作人员象登山队员,面临深沟险峰毫不畏惧,直面艰难险阻。
正因为如此,高效化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与“乐”是相辅相成,知是前提,乐是升华,表面知,而内心不乐很难真正做到乐之。一位只“知”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如果口头“知”而内心不“乐”,能成为一名精品班主任吗?难矣!如果是专职班主任情形就大不一样.首先,他已知自己的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即便该工作再怎么烦琐,他也有心理准备.其次,由于分工明确,他不会被其他工作缠身而两头难以兼顾.他是自愿选择该工作的,不存在厌烦心理.对班主任工作他是“好之者”,必定能成为“乐之者”.

六.建立专职班主任队伍的条件已经成熟
如今,我校面临着争创国家重点中职校的关键时刻,改革创新也到了关键时刻,诸多因素均可能成为成败的关键。我认为这其中的瓶颈因素就是班主任工作。
平心而论,即要做好教师工作又要兼任好班主任工作,对一般上了年纪的教师而言确实不易.
校领导是十分关心班主任工作,逢年过节对班主任关爱有加,每逢加班加点,均给予物质上的补贴。同时计划下学期起要增加班主任的津贴,为了提高班主任的待遇,还准备在暑假组织班主任出国疗休养。
经过几年的大浪淘沙,去粗取精,教师队伍已经精简,合理补充人员,建立专职班主任队伍的时机已经成熟。我想如果将上述的物质补贴、津贴放在一起并加以适当调整,用于建立一支真正专业的、规范的、高效的专职班主任的队伍,这样就能解决我校的瓶颈问题。让那些在教学岗位上工作的教师经过学习、培训,能真正成为名师、双师型教师、学而有成的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