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0578
首页 -> 教学科研 -> 求索校刊
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1-03-27  来源:
摘要 本研究运用《牛津幸福量表修订版》、《生活满意度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对上海市172名中职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考察了上海市中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 寻找出对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造成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中职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与其他群体基本一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生活满意度和生活事件决定。在生活事件中,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家庭经济困难、当众丢面子、受人歧视冷遇、家庭施加学习压力、与人打架、受到批评或处分对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极大。建议社会、学校、家庭应该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提高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 情绪体验 生活事件

一、关注中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教育以人为本的体现:
  主观幸福感是指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后的一种积极体验。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生活满意度是个人依照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是衡量某一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生活事件是人们在家庭、工作、学习和社会支持系统中出现的各种刺激的总和 ,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精神刺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开始追求心灵的幸福感,人们发现,现在的物质条件虽然优越了很多,可是并不开心。可见人们已经不只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幸福,还要追求心灵上的幸福。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因此,帮助人们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基础上,感受心灵的幸福,是十分有意义的。近年来, 西方对幸福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我国, 对幸福感的总体研究比较少,我也没有发现对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的研究。由于中职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考上高中而选择了中职,这使得他们常常会有失落感,并且缺乏自信。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幸福感是否会与其他群体一致?我希望通过本研究,了解这一群体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找出影响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以利于在教育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积极体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二、对目前中职生总体主观幸福感现状的调查:
  采用《牛津幸福量表修订版》、《生活满意度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上海市4所中职学校172个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74人,女生98人。结果显示:
总体情况:
表1 中职学生的基本状况

人数 主观幸福感均值 生活满意度均值 生活事件发生频率的均值  
172 41.08 19.69 16.19
 从表1可以看出, 中职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与大多数人基本一致。因为从《牛津幸福量表修订版》过去施测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人的得分在40-42之间。生活满意度较低,因为从《生活满意度量表》从过去施测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人的得分在21-25之间。生活事件发生频率的均值较高。
(二)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性别对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没有明显影响
表2 性别与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t检验

t Sig. 性别 人数 均值  
主观幸福感 男 74 39.59  
女 98 42.19
表2显示: 男女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也就是说男生和女生在对幸福感的体验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别。

2、年龄对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没有明显影响:
表3 年龄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检验
主观幸福感  
年龄 r Sig. N  
-.094 .222 172
  表3显示:各年龄中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差异。

3、生活满意度与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呈现正相关
表4 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检验
主观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 r Sig. N  
      .469(**) .000 172
  表4显示: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极其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对生活越满意,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越高。

4、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与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呈现负相关,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这些因素对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表5 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检验

主观幸福感  
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 r Sig. N  
          -.278(**) .000 172
  从表5可以看出, 生活事件与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负相关,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极其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遭遇的生活事件越多,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越低。
为了发现哪一类生活事件对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更多,按照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 6 个分量表进行分别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生活事件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检验
    人际关系 学习压力 受惩罚 健康适应 丧失 其他  
      r -.283(**) -.383(**) -.268(**) -.184(*) -.038 -.209(**)  
主观幸福感 Sig. .000 .000 .000 .016 .619 .006  
N 172 172 172 172 172 172
从表6可以看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其他因素对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极其显著的影响,健康适应对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学习压力对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各分量表中各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出对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条目。
      表7 学习压力各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检验

考试失败或不理想 学习负担重 家庭经济困难 升学压力  
r -.356(**) -.283(**) -.204(**) -.253(**)  
主观幸福感 Sig. .000 .000 .007 .001  
N 172 172 172 172
从表7可以看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家庭经济困难与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表8 人际关系各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检验

受人歧视冷遇 当众丢面子 家庭给你施加学习压力  
r -.234(**) -.298(**) -.253(**)  
主观幸福感 Sig. .002 .000 .001  
N 172 172 172
从表8可以看出,当众丢面子、受人歧视冷遇、家庭施加学习压力与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表9 受惩罚各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检验

家庭内部有矛盾 受到批评或处分 转学或休学 被罚款 与人打架  
r -.183(*) -.230(**) -.184(*) -.185(*) -.240(**)  
主观幸福感 Sig. .016 .002 .016 .015 .002  
N 172 172 172 172 172
从表9可以看出,与人打架、受到批评或处分与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家庭内部有矛盾、转学或休学、被罚款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健康适应分量表中对主观幸福感造成影响的因素只有一项: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相关系数为0.158,与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三、对目前影响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中职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主观上与对生活满意与否的评价有关,客观上与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
1、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可以强有力地预测  主观幸福感,这同 Diener (1984)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这也说明幸福感更多是来自于个人主观上对生活现状的评估。因此很多研究者都把生活满意度作为衡量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指标。
2、人际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许多学者认为,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个体会有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Triandis认为,在集体主义文化 (如中国、日本等)中,个人必须时刻保持和他人的协调 (如服从他人的需要和期望) ,这有利于使他们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人际关系可以提供物质或信息的帮助,增加人们的喜悦感、归属感 , 提高自尊感、自信心,当人们面临应激生活事件时,还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增加健康的行为模式,从而增加正性情感并抑制负性情感 ,防止降低主观幸福感。本研究验证了这一结论。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主要的人际关系 (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确实是其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中职学生十分在乎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欢迎,以体现自己已经长大,他们迫切希望与周围的同学、家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如果在大众广庭之下丢了面子、受人歧视冷遇,无疑是对他们年轻的心造成重大打击,幸福感自然随之下降。有时由于缺乏合适的处理人际矛盾的技巧,中职学生会发生诸如与人打架这样的不良事件,事后受到来自各个方面、不同形式的责罚,使中职学生对自己容易产生否定性的评价,因而导致主观幸福感的明显降低。
3、与学业挫败有关的项目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如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都与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由于成绩不够高中录取线,他们没有进入高中,使他们产生学业挫败感,因此许多刚进入中职的学生都对自己的很不满意,自卑的学生大有人在。在中职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会很痛苦。尤其是中职强调技能训练,而有些学生由于多种原因技能水平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很难考出进能证书,将导致就业时缺乏与他人的竞争能力,使学生对未来很迷茫,这与Kennon M Sheldon 等的研究一致,即对于成人来说,内部价值比外部价值更有可能使人体验到主观幸福感。内部价值表现为自我目标的实现、学习能力、成绩的提高和道德水平的提高等,它们都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因为这些内部价值的实现或提高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增强人的自信。
4、来自于家庭的很多因素影响中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施加学习压力、家庭内部有矛盾都会导致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降低。 有研究表明 ,家庭经济收入在非常贫穷时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 ,这与本研究一致。由于家庭贫困,学生在缴纳学费、日常开销上都会感到窘迫。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会使学生体验更多的负性情感。如果家庭气氛民主、愉快 ,并且成员间相互关心,关系密切,那么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就强。另外,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学生也容易体验更多的负性情感。

四、对目前培养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几点建议: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和伊利诺斯州立大学三所高校的心理学家通过分析调查275名自愿者的性格、健康条件和幸福感受等,结果发现:学习工作中拥有幸福感的人比心情压抑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因为比起其他人来讲,拥有幸福感的人倾向于寻找生活和工作中新的奋斗目标,从而凭借其积极向上的情感动力,更容易接近成功的目标。由此看来,帮助学生拥有较高水平的幸福感对他们的成长和成才是十分重要的。
1、全社会应对中职生这一群体给予积极关心。
  从宏观政策到具体办学、从招生到就业给予大力支持,切实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突出对中职生的职业培养方向,使学生从社会大环境中感受到关心和希望,不断提高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对贫困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的政策就体现了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关爱。
2、学校在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校应注重班级集体建设,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有一个温暖、和谐的人际环境,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体验幸福感、激发幸福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寻找成功感。近两年来,各校开展的感恩教育,其实也是让学生体验幸福感的一种方式。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尊重学生,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场合,对犯错误学生做出处理时要对事不对人,切实把握处理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这一原则,耐心细致地做深入的工作,要让学生心服口服。
  中职生对学习并非毫不在乎,这与平时我们对中职生不要学习的看法有明显的不一致,提醒教育者应该重新认识现在的中职生,在学习上给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和减压辅导。帮助他们在学业上不断进步。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从心理层面多关爱学生。通过开展团体训练,帮助各类学生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对个别生活中发生重大变故的学生给予主动关心,帮助他们在打击中看到希望,提高抗挫折能力,走出困境。在各种心理教育中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学会了解他人及与人相处的技巧,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
3、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家庭的稳定、成员间的相互关怀、没有明显的家庭矛盾可以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在家庭教育提倡教育的情感化、民主化的过程中,家庭应该成为爱的港湾,家长应该关心孩子的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对孩子提出合适的学习要求,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感情联系。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信任、尊重,相互理解,促进子女在亲密和谐的家庭氛围中体验幸福感,学会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 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3]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 年第 2 期
[4] 任志洪,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