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1-03-27 来源:
我国的经济经过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制正日臻完善。值此之际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是见证历史的大会,是承前启后的里程碑。胡锦涛同志的十七大报告详细阐述了走过的路程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其中“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等一系列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新要求,将成为我们今后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完善的市场经济需要强有力的经济监督机制予以保证。对此,作为财务人员责无旁贷。
经济监督包括两大范畴,即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既要重视会计监督,更不能忽视审计监督的作用。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的,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核算和监督是它的两大基本职能。所谓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按经济管理的要求,依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令、条例、制度和计划,监督本单位资金的组织、分配和使用。
审计是专职机构和受委托的专业人员,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和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以被审单位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为对象,进行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确定其实际情况,以判断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它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的职能。
一、审计监督和会计监督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一,审计监督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超脱性和评价的客观性。依照法律规定,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是处于经济管理之外的,审计机关与被审单位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不受被审单位的领导,国家赋予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和权威性,规定审计人员不能介入经济业务,保持第三者的身份和地位。这就使审计工作具有建立在排除外界干扰的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从国家宏观经济利益出发,依据国家的政策、法制、秉公的原则进行全面的监督活动。因此它能够得出客观地、准确性审计结论。而会计监督就不具有这种独立性,会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会计监督,它属于经济管理范围之内,处于管理过程之中,它的监督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其二,审计监督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和高度的严肃性。审计机关依据法律规定而建立,对国家负责,其职责受法律的保护,可对经济活动强制地实行监督检查,具有在经济领域实行政治的权威。同时,审计是财政上的“司法监督”,财政法令是社会主义法制的组成部分,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是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对于那些有法不依,违反财经纪律的,审计能治之以法,保证审计监督的正常进行。而会计监督就不具备这些条件。
二、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是目的相同的两种形式的监督,它们都是为了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保证党的财经方针政策、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防止和制止违法乱纪等舞弊现象的发生,它们相互联系共同完成监督任务。
首先,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它是属于较高层次的监督。审计监督于会计监督各有其特点,谁也不能代替谁,然而会计必须接受审计监督,它们具有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是因为会计是执行经济业务中的监督,审计是对执行经济业务的监督,也就是在会计监督基础上的再监督。审计这种再监督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要对会计监督的质量进行审计监督;二是实现对他人组织领导的一切经济活动的监督及对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实行监督。
其次,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审计对会计已反映监督过的经济行为给予监督检查,对会计应该反映监督而没有反映监督的经济行为也应该给予监督。审计监督的内容愈广泛,愈能完善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审计监督可以促进会计监督的巩固与健全,可有助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履行自己的核算与监督的职责。同样,加强会计监督又有利于审计监督。只有严格会计监督,才能使会计行为和会计事实合法合规,才可防范于未然,并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只有会计监督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才能确保审计的制约作用,并使审计工作有效的开展。
综上所述,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是不可分割的、相互制约的两个部分,只有实行严格的会计监督,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顺利进行;而严肃、有效的审计监督是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会计监督执行得好,可以使本单位在法律框架范围内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审计监督执行得好,则可保证各种经济活动不会超出法律允许的框架范围。因此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法规得到认真地贯彻执行,才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