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0578
首页 -> 教学科研 -> 求索校刊
财务管理课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1-03-27  来源:
摘要:财务管理知识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必备的常识知识,本文以“货币时间价值” 的教学案例探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以教学方法的变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字:财务管理教学 “任务引领”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案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企业逐步树立了新型理财观念,如:竞争观念、货币时间价值观念、风险观念、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观念、依法理财观念等;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证券、保险等投资市场日益壮大,投资理财观念已深入人心。任何从事经商、经济管理、金融理财服务、证券投资、保险等经济工作以及日常家庭理财活动都需要财务管理知识。《财务管理》课程不仅是财经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经济管理专业及其它经济类专业的选修课之一。要想学好这门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懂得基本的经济概念和常识,要有一定的经济数学功底。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注入式教学,强调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尽管完成教学内容,却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渐降低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学理论脱离实际,学生意识不到财务管理对工作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加之学习内容中有较多复杂的数学运算,部分学生知难而退,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为此笔者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中专学生理论知识薄弱、生活经验缺乏的特点,尝试改革《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一、改革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化,会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匮乏。教学改革既是改革教师的教法,也是改革学生的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怏然的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身份,从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单纯传播者转换为教学情景的构造者、教学环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咨询师、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学生要转变的学习方式,要转变以往的被动学习状态,从知识的接收者转换为知识的发现者。
教法引导学法:实行“任务引领”式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任务引领”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工作生活实践相结合,按照职业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通过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不以学科边界设置教学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任务引领”式的教学方法代表的是一种职业教育思想,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将工作环境复制到课堂中,以职业的标准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个分解的教学任务,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综合运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教学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发现问题为中心,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方式自我建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
二、财务管理教学中教师如何“任务引领”, 鼓励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呢?
在教学细节的设计中,教师以真实的工作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某一工作岗位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有没有快捷的工作方法?等问题。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看书、查资料、搜索信息、学习小组合作互相指导获得答案,教学核心问题或难点问题经过教师必要的讲授之后,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分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完成教师布置的真实工作案例,获得职业的成就感。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货币时间价值”一章,让学生扮演银行信贷员的身份。
教师课前准备:将连续两期的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还款通知单”和一些卡片交给每个学习小组,要求每个人针对学习资料提出问题记录在卡片上。然后将卡片在组内交流,互相寻找答案。简单的问题例如还款期按月份计算,同学之间帮助解答;有些问题在老师的建议下可以找到答案,例如罚息怎样计算,教师让学生回家向家长借阅借款合同,找到答案再向其他同学讲解。最后留下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每月相等的还款金额怎样算?”、“每月归还的本金和利息怎样算?”、“为什么两个月归还的本金涨利息降?”、“将这些问题的卡片张贴到班级的学习园地中,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
这一环节就是学生利用“张贴板教学法”发现问题,找到学习目标。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主要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一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始终带着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心情参与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利用这些问题以及生活中的常识引出“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计算问题。讲授过程中多以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为例,如以“零存整取”、“住房贷款的月环款额”、“养老保险”等实例归纳总结出年金的概念。对简单的问题由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总结出计算公式如单利的计算;复杂的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推导得出结论,例如教师示范推导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推导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种类年金的计算。
这一环节教师使用了启发、归纳、对比、分析、推理、示范等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对比,可以增强教学内容间横向及纵向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较大程度地提高学习的成效。大多数的学习内容由学生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应肯定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然后将学生引导到所希望回答的内容上,以达到诱发学生主动思考,踊跃回答的目的。
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张贴板中的问题。教师请学生分析住房贷款等额还款法下每月还款额的计算与那一种年金相同,此时无需教师多作讲解,学生能够按照普通年金的算法正确列出计算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计算器得出结果。学生得意之时,教师要求学生作为银行信贷员以最快的速度,为银行制做一份从5年至25年不同贷款年限的月还款计划,此时学生意识到需要找到快速的计算方法,然后教师演示运用Excel的财务函数可以迅速得到计算结果,使学生豁然开朗。作为补充知识,教师可以讲解每月还款额中本金和利息的计算方法(实际利率法)解释每期归还本金和利息的变化情况。
作为“任务引领”的最后后环节,教师要求每个学习小组以不同的利率制作一份还款计划包括每期归还本金和利息的数额。家中有住房贷款的学生为家庭制作一份还款计划。教师根据计算的正确率对各小组作出评价。
最后请学生对教学内容及时地作出总结,总结的形式是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前来咨询问题的客户,一问一答,回顾知识。教师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职业礼仪和职业规范。这样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一章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上教师布置学生以银行信贷员的身份向客户解释还款通知单的内容这一任务,把抽象的内容溶于实际任务中去,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内容上教师没有局限于财务管理学科体系中的知识,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融入了计算器的使用、Office中Excel的操作、会计的实际利率法。让学生从实际操作演练中学习知识,感受新知识,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主动发现问题,到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分析推理对比中学会新知识,再应用到工作任务中,解决问题,完成岗位任务,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教学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得到了丰富,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专业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有赖于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需要转变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有效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学生“学会什么”,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