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0578
首页 -> 教学科研 -> 求索校刊
因材施教
发布时间:2011-03-27  来源:
摘要:
  教学改革必须正视目前的现实,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因材施教 教育创新 课程改革 分流分层教学

  近日,教育部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我国中职教育的宏观政策,对于中职教育,政府不仅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植,而且还将在人力、财力方面给予较大幅度的投入。但是,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相对比较薄弱,在师资、资金、设备等各方面普遍有些捉襟见肘,这就需要各中职学校要重新整合自己有限的教学资源,以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为目标,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中职学生为已任,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改革之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从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提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的主张,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总知要量力而行,因材施材,这样进行教学,会费力少而成功多。他的主张就给我们一点启发,目前中职教育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不管是从市场需求还是从学生素质等各方面都和过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职教育必须适应形势,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任务引领型为主要教学思路,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人才。但是,中职学生的基本素质却严重的困扰了中职教育的发展,随着高中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受到进一步的挤压,学生基本属于此生源段中最低的一个层次,普遍存在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差的客观事实,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他们,许多课程的教学很难实施。例如经济学,学生连微积分也没学过,如何学习弹性变化,如何理解变化的意义。所以教学改革必须正视目前的现实,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教学改革中如何能做到因材施教?我们先细分一下我们的教学对象----中职学生,虽然中职学生处于此生源段中最低的一个层次,但是仔细分析,还是可以发现他们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以我校06级一个班级为例,这个班级学生的中考成绩平均分是431分,最高分是495分,最低分只有302分.在同一个班级里,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上也有很大差距,分数高的同学他们还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按部就班的学习,基本实现教学效果,而分数低的同学则一点跟不上教学节奏,加上还有厌学情绪,长久以往,彻底没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变得无所谓了。这种情绪甚至还会在班级里蔓延,最后导致整个班级的学风下降,学习没有动力,在课堂里变得无所事事。面对这些学生,只有通过教改,制定围绕学生特点的教学课程和内容,重新唤回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吸引到课堂里来。
  目前,中职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继续教育,考高职甚至大学本科,另一类就是直接走向社会--就业。针对学生的未来去向,在具体教改时,我认为可以做到学生分流分层教学和课程设置改革相结合,来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中专学生学制是四年,第一年可以统一安排基础课课程教学,把基础课内容压缩为一年,一方面承接了学生过去的基础教育教学,使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第一年的时间掌握好必要的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第二年的教学,就可以采取一次分流,可根据学生的未来方向和成绩,把学生分班。有意愿继续升学而且成绩尚可的学生可编为一班,学校可以多设置一些基础课课程,加强学生的文化课水平,为学生升学创造条件,而意愿就业的学生可根据兴趣,分专业设班,主要多设置一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通过专业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第三年的教学,可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二次分流。明确升学方向的学生可编为一班,确定升学为目标,继续加强文化课教学。就业为目的的学生可根据专业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分班,成绩好且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可编为一班,学校可安排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重点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且加大投入力度,给学生尽可能的创造一些实践操作的机会,在班级里形成一股积极的力量,以学习成绩好为荣,以技能水平高为誉。成绩差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也可编为一班,多开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课程,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比如,男同学可开设多一点的体锻课,让他们把多余的精力投入在操场上,至少还可以锻炼身体,女同学也可以开设他们喜欢的服饰打扮,化妆技巧等内容的课程,把她们吸引到课堂上来。此外,还可以多开设一些网络游戏课,使他们在有管理的教学环境中文明上网,文明娱乐。第四年的教学,则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安排就业的学生早些进入社会,进行实习,让他们在实习的过程中更早的适应社会,以便在同层次的竞争中获得先机。而升学的学生则可以利用这最后的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学校也可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辅导学生作最后的冲刺,以保证他们都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学校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分流分层和课程设置相结合的改革,至少可以解决目前所遭遇的几方面的窘境:
1.可以缓解学生中蔓延的厌学情绪.通过分流分层,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还能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通过开设吸引学生的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里来.
2.因材施教,可以发掘学生的各项特点.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技能水平的提高,也使学生能在同层次技能比赛中获得认可,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可以解决学校资金、设备、人力等方面的投入不足。针对性的分班教学,可以确保学校把优势教学资源投入学校的重点专业建设中,为学校在今后的发展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4.可以丰富学校多元化的办学思路。进一步为有升学意愿的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能通过在中职学校的学习,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以上是本人对中职教学改革的一点拙见,希望中职学校可以抓住政府对中职教育加大扶植的良好机遇,顺应时势,因材施教,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不断的壮大发展自己,在国家的教育层次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