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0578
首页 -> 教学科研 -> 求索校刊
转角挥下点睛之笔 经管成就绚烂人生
发布时间:2022-06-13  来源:

摘要 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生存成了每一个经管人思考的问题。在职业教育不景气的今天,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在全国职教系统首提“美丽转身理念,大胆拓宽办学视角,率先在学校教育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第一次家校互动,第一堂课的教育,第一次学生手册的统测,第一次的分层教学……在细节中凸显成功,在学习中装点快乐,在转身中提升素养。这些成功的模式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也让经管校校容校貌为之一新:青春顽劣的少年不再彷徨,他们已经懂得如何正视自我,如何思考社会人生,他们正要伸出臂膀,担当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我们欣慰他们的成熟成长,我们更看中“美丽转身”理念下成就的绚烂人生。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管人  美丽  人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指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制度。” 但是,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就沪上中职校而言,上百所职业学校抢着有限的生源,学校教师上下一心忙着招生谋求生存,领导绞尽脑汁寻求关系忙着学生就业。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时不我待,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生存成了每一个经管人思考的问题。

一、“美丽转身”新理念   拓宽办学新视角

在沪上百所职校的生源大战之中,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成为最后的赢家,实现了百分百的录取比例,究其原因。还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美丽转身”的办学理念;“博文雅人,转识成智”的办学升华;“升学、就业双通道“的办学模式;提升了职教境界,增强了职教魅力。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就犹如工厂开发销售多种产品一样,能聚沙成塔,其成功的办学经验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的图景。

  为了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走出困境,学校向社会寻答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企业需要人员具备哪些条件,我们就在专业内涵上下功夫。但学校广纳生源的同时,也严防入口关。财经系的金融事务专业仍旧是高分录招专业,540分可以比同高中的录取线了,但专业内涵建设仍是学校办学的一块吸金石。在职业教育生源滑坡的今天,我们还有能力与高中抢生源,不能不说是一个成功。中高职贯通班,一次报考,双证双收;高复部的组建,恰恰实现这些学生的“大学梦”,中职校园中专业的定位,为他们今后参加工作提供了捷径;学校夜高中的开设,给了那些想就业的学生“充电”的机会,对知识的渴盼正说明学校的价值取向。多层次多视角的变幻,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以及对于人员的要求。

     教育评价上的言必行,行必果是一把剪刀,修剪枝叶的目的是让树木直入云霄,枝叶繁茂。犯了错误就该担当。学生犯了错,将学生家长请到学校做出处分决定时,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学生家长非常认同学校的决定。这缘于他们在学生报考之前来过学校多次,听过家长们的介绍,也曾向周围的社区打听,更多次到教学楼走动……当教师不知如何向家长解释孩子在学校所犯的错误时,家长竟非常清楚经管校的校规校纪,也非常赞同这所学校的“严”得其所。看来教育的指向是相同的,我们期待于他们的“美丽转身”,我们看重的是他们拥有厚重的简历,获得企业招聘的筹码。

人才市场的高消费,给中职生带来压力,同时也带来了动力。在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之外,实习实训,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保证。纸上谈兵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为此学校安排了一定学时的工学交替,把课堂移到社会,把经验留给学生,把问题留给学校是教育教学的重头戏,在企业用工的过程中,学生们身上凸显的棱角逐渐的被削平,他们会思考如何用职场的理论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一个转角可遇而不可求,而“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我们共同期盼的美丽结果。

    二、细节凸显成功  “第一次”成就典范

职业技术教育应打破学科本位,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这种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知识,还应是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热爱生活,富有个性的企业蓝领。在学校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之时,学校内部的内涵建设同等重要。在点滴的细节上下功夫,挖掘温情因素;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领跑职业教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次家校互动:学期伊始,新的班主任敲定之时,班主任的工作也就随之启动。档案的接收,通知书的填写,学费单的录入都已经不算什么了,能在39℃高温下派送新生的录取通知书实在是一种考验,这是班主任,学生,家长之间的第一次互动,能在这样一个情境之下,凭借自己的真诚和执著打动每一个家庭,那是一种来自对方心灵深处的信任,更是战胜自我的一种呐喊。这份通知书感觉很轻,却又沉甸甸的压在心头,那是一种责任,是一份寄托,更是一份挑战。徘徊在一个个小区之间,走进去沉重,走出来轻松。留给家长的是温情,留给自己的是嘱托。坐在马路边,用笔记着第一次的访谈,那一个个家庭,一张张面孔呼之欲出。班级雏形已经构建成功。

第一堂课的教育。新生的第一堂课,那就是走入军营,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起床,吃饭,训练,内务,活动,一切看似有条不紊,却又不容触及。能够称上是经管特色的还是让学生在营地剪发。每个班级学生有头发不合格的都要在营地剪发,耳后的鬓角全部露出,再“违章”的学生剪后看上去也便乖巧了许多,变得书生气了。看着他们站着排队理发的情景,不得不说,行为规范的引领是多么的重要,它是一个学校能否在社会获得好的口碑的重要保证。

第一次学生手册的统测。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生的行为规范因校各异。经管校校风严谨,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方面要求颇高。学校为此编制了学生手册,新生入校两周的早午自修都要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学习,从校容校貌到课堂纪律;从仪容仪表到考试评价;从大赛活动到实习实训,学生手册上都有明确的界定。奖励惩罚都要在班级的美丽学分上体现出来。有了章法,学生自然有了活动的空间,不越雷池,不跳框框,自然就符合了中职生的行为规范。校园内的文明礼仪处处呈现。

第一次的分层教学。德国著名教育理论家克拉夫基认为:“教学不能象一道准备好的菜那样向学生呈现好的知识,……应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走进经管校的学生,有高分的,当然也有低分的,尤其那些安徽学生与上海学生同时编班,在分数上就形成了很大的差异。这就给教师上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会的吃不饱,不会的消化不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提高课堂参与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物流专业学生的AB班教学模式,英语PETS、通用技能等级证的界定都是分层教学下的成功尝试。在课堂教学方面,也可将一些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和一些企业培训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法、体验式训练法等引入职业教育的课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所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达到有效教学,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课堂效率的有效模式。

三、培养快乐学生  提升综合素质

教师在忙着编写教材,忙着课题研究,忙着星光大赛,忙着精品课程,回归到课堂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才是评价一堂好课的依据。教师只有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实践锻炼,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才能不断应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要求,适应不断提升能力的学生的新要求。

职业教育是人的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具体岗位知识技能,而且还要着力于能力的培养,潜力的开发,全面素质的提高。走入中职大门的学生,往往是思维活跃懒于动笔的一批青年。这些中考的失利者,更希望通过中职教育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能在企业中一展拳脚。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经管校变讲台为学生表演的舞台,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教师做课堂的引导者,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课堂上寻求兴奋点,快乐思维成了他们追捧的目标。“创意画复活节的彩蛋”,“看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视频”,“小船悠悠漂过周庄水乡”,“货物运输上争的面红耳赤”。自主探究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避免了学生上课睡觉、看手机的现象,又减轻了教师声嘶力竭的讲述。这“一石三鸟”不正是经管中职教育愈来愈明朗的教育模式吗?

中职教育培养方向虽说有一部分同学升入了大学,但能力提升方面是成为一个职场人必备的前提。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干部独撑一面,已逐渐成为老师的小助理,同学的好榜样。他们利用每一次的主题班会,精心准备PPT,多次删改语言。在语言交际方面大大增强。他们重视每一次的技能证书的考核,珍惜每一次的志愿者活动,参加每一次的社工帮教活动。学生在毕业时除取得学校毕业证书外,还可取得其它证书,积极推行与多种有效证书对接制度,以此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 三年的点滴成长,他们已不再是青春顽劣的少年,而是懂得思考社会,人生的青年学子。这一个美丽转型给了每一个经管人多少的欣慰。

当全体的经管人为之努力付出的时候,我们看到家长们面露喜色,孩子学有所成,家长不再为孩子走出中职校而颜面无光;我们看到社区居民喜上眉梢,学生不再调皮捣蛋搞恶作剧了;我们看到校园周边稳定和谐,流里流气的学生不再光顾了;我们看到多家企事业单位愿意走进学校进行校园招聘了;我们听到更多的是社会上对我们的毕业生啧啧称赞声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每一个经管教育者用爱播种下希望,用真情去呵护幼苗,用执著去扶植细柳,我们坚信,每一位经管学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用朴实书写它们的绚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