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日语学习的普及,对于日语的应用和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传统学习的基础之上,为了在外语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应用和交际能力,情景教学法应运而生,情景教学法对于外语的教学而言,是一种全新教学和习得方法。针对日语教学的特点,我认为传统教学有其特点和优势,而情景教学也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将日语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我想只有将日语的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中职日语教学上有更高的提高,同时也能改变传统外语教学所产生的枯燥感和无趣感。结合曾经所教授的一课内容——“授受动词”,具体谈谈我对日语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结合的一点想法。
一、传统教学
首先,什么是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是指在传统上,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与练习的教学。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照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次讲解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或练习,以及课后的温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必要时,教师会补充许多教材或经由考试增加许多练习的机会。
其次,传统教学的优点有哪些?说起传统教学,我认为并不是落后教学的代名词。无论在日语教学上如何改革或提升,都离不开传统教学为其奠定基础。在传统教学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教师通常可以直接将概念或运用方法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可在短时间内快速记忆。(二)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可以省掉学生摸索的时间,可以直接提示学生结论。(三)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的内容,传统教学可以达到更大的记忆效果。例如,在学生学习新单词、新语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运用传统教学教授学生单词的词性、意思等。
二、情景教学
那么,什么是情景教学?所谓情景,就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活动中的一切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总和,具体地说,是指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流信息的社会环境。情景教学法从二十世纪 60年代开始已经为英国的外语教学界所采用。这种方法认为“语言结构”和使用语言的“时空情景”有密切的关联性,注重语言习得与说话时的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把所教语言与特定环境中的人联系起来,不强调预设的固定教学目标,不对学生提出统一的教学要求,而是强调学生借着老师的引导在各种因素的互动中主动地探索和掌握知识。随着技术手段的日益先进,今天的情景教学法已经发展成为融视听说为一体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同真实的语言环境媲美的教学手段。同传统教学法相比,情境教学法除了强调教学生要掌握语言结构外,更加注重能力的掌握和在情景中习得语言。
其次,说起情景教学,有几大元素是不得不提的。
第一、教学情景的设计者——教师。与传统的教学法不同的是,在进行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由原来的主讲者变成了主导者,对整个教学进行着引导作用。
那么教师如何在情景教学中更好地起到引导作用呢?这时候,教师的情景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作为情景教学的设计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地设计教学场景。并通过一系列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把场景展示出来。通过教学情景的设计,设置出合理的、力求真实的模拟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更好地感受情景学习的乐趣所在,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在进行情景教学的时候,作为情景教学的管理者,教师通常需要和学生共同参与,这种参与可以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缩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距离;积极参与学生完成情景任务的过程等方面。作为情景教学法的管理者,教师要做好教学的组织安排,通过情景功能的顺利实施,让学生自己拿起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而最后使学生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或形成自己的建构学习能力。
第二、情景教学的参与者——学生。传统教学多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的线性的传输知识,学生很难有机会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而情景教学法其本质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日语教师,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从想学到爱学,调动起学生学习日语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学生的日语学习热情和学习水平才会迅速提高,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也才会得心应手。通过学生积极有效地参加课堂实践活动,使他们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在迁移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只有立足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与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第三、情景教学的媒介——情景。情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真实的模拟环境。通过这种课堂环境,为学生在课堂中的操作和模拟提供一定的条件。而在课堂中提供这样的模拟场景,有利于学生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设置的模拟场景,可以将系统的知识和实际的技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模拟,不断升华自己所学的知识点,从而掌握一定的技能。让学生充分地主动学习知识、主动参与活动、主动提高技能。
三、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的结合
由于语言专业科目的特殊性,学生在情景模拟之前,必须要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类知识,例如单词、语法、句型表达等。因此,在日语教学课堂中,并没有办法完全呈现一堂情景教学课。由于这一特殊性,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新课改精神,我认为目前最佳的日语教学可以在课堂里呈现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基本的语言知识,为提升语言能力打下扎实基础,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里“现学现用”,通过情景模拟,进一步运用和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以下,就围绕“日语授受动词”的教学过程,具体分析一下如何体现了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有机结合。
在设计教案时,主要设计的教学过程为动词分类复习、授受动词概念导入、授受动词句型详解、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点评、归纳等。动词分类复习、授受动词导入、授受动词句型详解这些教学过程主要是以传统的教学手段来呈现的。没有了授受动词的概念导入和详解,学生就无法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而在讲解授受动词的概念和句型的时候,虽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但是在讲解过程中,尽可能的以学生喜欢的漫画的形式来解释授与受的关系,充分运用了提问、任务等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传统教学的教学特点,也带给了学生快乐学习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完成了对新单词的记忆,理解“授受动词”的概念,以及短时记忆“授受动词”的基本运用结构等。
教学过程中的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教师点评主要体现在情景教学之中。教师是情景教学的设计者,如何更好地结合教学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情景的设置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设计这节课的情景时,我认为有两个方面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师设计的情景是否能够体现日语授受动词的运用。其次,设计出来的情景是否会让学生产生兴趣。因此,从这两方面着手,结合授受动词要体现的“授”与“受”的关系,在本课的课堂任务中,设计了三个教学情景。
第一、为了体现「もらう」(得到)这个授受动词。设置了某位学生过生日,他从朋友那里得到了喜欢已久的CD。通过小组讨论和发表,让两个学生在这个场景中用日语会话,并且要求出现「もらう」的正确用法。
第二、为了体现「あげる」(给予)这个授受动词。设置了某位学生忘带词典了,另外以为学生借词典的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在会话过程中,体现「あげる」的正确用法。
第三、「くれる」这个词在中文中解释是“给我”。针对这个词的特殊用法,我设置了自由场景,“给我某某东西”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情景模拟过程中掌握这一授受动词的用法。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情景模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情景中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从情景教学过程的要素特点来分析,在设计以上三个课堂情景时,首先体现了教师这一情景的设计者的作用。这课时中,教师结合本课的授受动词的重点教学内容,通过教师任务布置和学生角色扮演的形式布置了课堂情景内容。在情景的设置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教师是情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的这一位置,管理者和监控者这一特点。其次本堂课的情景教学也体现了学生这一情景参与者的作用。学生通过情景中的角色扮演,充分运用了「もらう」、「あげる」、「くれる」的句型进行会话练习,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情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堂情景任务的完成,不但增加了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协作,以此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沟通能力。最后体现了情景这一教学中介的作用。通过漫画和角色扮演的形式,为学生的课堂实践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情景。
在“授受动词”这一课时中,充分地将日语的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结合在了一起。综上理论,我认为在目前的日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和情景教学不可偏执任何一方,传统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而情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将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运用到平时的日语教学中,这样才能使日语课堂教学更有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