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性强、综合性高、应用性广,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必须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岗位体验式教学,能够突破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满足学校对网络技术人员的需求。本文以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体验教学为例,介绍了岗位体验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网络技术;岗位体验;教学;探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性强、综合性高、应用性广,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必须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要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着力建成合理有效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体验”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缩短“学校人”与“职业人”之间差距,满足企业需求。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体验”教学的价值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岗位体验教学以“体验式教学”为基础,通过学生小组在学校内设置的真实计算机网络管理等岗位中的充分参与,获得个人有关该岗位的工作体验,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的教学方式。
(一)突破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难点
随着经济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的缺陷暴露无遗:网络技术发展快速,课程教学的内容更新很快;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或单项实训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四年转三年”的学制改革之后,教学时间相对不足。总体上来看,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效果难以保障,更难适应社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岗位体验式教学,突破了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任务,教会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机能。然而,在真实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中,既有常规工作,如网站的日常维护、网络监测等,但同时伴有大量的突发性工作,例如计算机设备的故障、网络的突然异常等,相对应的工作量也可能加大。学生在面对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这类问题时,往往无法很快上手。岗位体验式教学,将学生以岗位员工的身份纳入到学校计算机网络设备维护和管理中,必将面对和参与类似突发状况。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控制学生以实现知识的简单传递过程,在现代师生关系中,教师成为了引导者和组织者,要通过课堂教学实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地探究活动去集成、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最终建构起自己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活学活用。
计算机网络专业岗位体验式教学中,岗位环境既是课堂,学生面对真实的岗位任务,以解决任务为课堂学习目标,教师以组织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动机因要完成岗位任务而主动产生。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答案”走出课堂。这样的教学,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够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教学内容
计算机科学知识更新非常快,这是职业教育特点之一,职业的时代性,带来职业教育专业的时代性。因此,教材的及时更新是非常重要的。在常规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就十分必要。要增加综合素质养成需要的宏观性课程,充实新兴的高科技成果和传播宏观、战略思想与观念的课程内容,删除陈旧的课程,减少过过的内容。在岗位体验教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围绕实际岗位中的问题,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
(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岗位体验式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企业要求员工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即是在掌握专业技能的情况下,对于员工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要求。在岗位体验中,学生为了完成相应的岗位工作,势必要在团队合作和个人任务承担中成长,逐渐增强个人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网络管理和网站维护等网络技术服务项目,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学生零距离体验网络技术服务岗位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五)满足学校对网络技术人员的需求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学生机房、教师办公信息化设备以及学校行政运行中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配备,学校作为网络技术人员需求的主体,存在大量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这为“岗位体验”提供了基础。
二、“岗位体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一)岗位的选择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岗位很多,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岗位的技术要求也不同。有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站维护人员等。根据中职校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一般是面向中小型企业的网络管理员以及网站维护人员。这些人员的技术等级一般是中级。本次初探,将岗位定在网络管理人员。同时,由于中小型企业网络管理员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加之路途上的关系,要做到依托企业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配到网络管理员的岗位上比较困难。这也是许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无法真正做到真实岗位体验的原因。不过,随着各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每个学校对于网络管理员的人数需求有所增加,一方面是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一方面是找不到合适的网管人员。两者结合,我们将岗位设立在自己的学校。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需要网络管理员的部门进行了梳理,如图1所示:
图 1 学校所需网管部门
根据上图所示,我校所需网络管理员的部门主要分布在实训中心、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其中实训中心是学生实训场所,一个楼面有5到6间机房,智慧教室是我校新建的机房与教室二合一的教室,一共有4间。教师办公室主要是教师工作场所,各学校都有不同的教师办公室,我校根据专业划分,故以专业命名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主要选取一些面向学生和教师的行政职能部门,本次选取4个部门。
(二)岗位的职责
网络管理员的职责就是保证所维护管理的网络每日正常运转。根据我校网络技术学生培养定位以及学校网管特点,我们所设立的网络管理员的职责主要是学校网络基础设施的管理、各部门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以及用户的管理。具体职责如下表所示:
管理项目 | 职责解析 |
网络基础设施 | 确保网络通信传输畅通;掌握局域网主干设备的配置情况及配置情况;对运行关键业务网络的主干设备配备相应的备份设备,并配置为热后备设备;负责网络布线配线架的管理,确保配线的合理有序;掌握用户端设备接入网络的情况;对用户需要变更位置和部门的情况进行管理;实时监控整个局域网的运转和网络通信流量情况;制订、发布网络基础设施使用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情况。 |
网络操作系统 | 能够熟练的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种管理工具软件,实时监督系统的运转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征兆并进行处理;在网络运行过程中,网络管理员应随时掌握网络系统配置情况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对配置参数进行备份;动态调整系统配置参数,优化系统性能。;对关键的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建立热备份系统,做好防灾准备。 |
网络用户服务 | 用户的开户与撤消管理,用户组的设置与管理;用户使用系统服务和资源的权限管理和配额管理;用户桌面联网计算机的技术支持服务和用户端支持服务。 |
(三)具体实施和安排
岗位体验的形式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根据网络岗位所需技能需求,我们选择网络技术中级实训课程作为试点。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如下图2所示,该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络互联技术、网站系统维护课程后开设,作为综合实训课程,是将之前课程内容综合应用,是典型的实操类课程。该课程完成后,学生可以参加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四级)资格认证。该课程开设时间为中专2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在1年半的文化基础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这一时段的学生,心智能力与认知能力相对较成熟,加之,3年级将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对于职业的期待以及体验岗位的想法非常迫切。所以选择网络技术中级实训课程作为岗位体验的试点课程是非常合适的。
图2 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截图
第一批进行试点的班级是11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安排在每周二和四下午第3节课开始,根据各办公室、机房运行实际情况计算工作时间。在岗位体验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配到各岗位上,完成相应的工作。具体形式如图3所示:
图3 岗位体验式工作流程
(四)实施成效
1. 整合了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训。原有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训,多半以单个任务为主,学生在大量地训练之后能够掌握相关任务,但这也造成了学生整体应变能力的不足,毕竟网络管理员面对地网络问题的突发性很高,无法按照一般实训中地程序性、程式化地出现。
2. 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体验中,提高了学习动力,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去学习。在学习中相互探讨与交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一次一次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与为开展岗位体验的学生相比,该批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四级)合格率明显提高,目前已达62.5%。
3. 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答案走出课堂。教学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真实问题的解决。
4. 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心承担具体的责任,责任心更强;从学生的身份开始向“准员工”的转变。
5. 学生的岗位体验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它要求老师将教学与实践联系起来,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反思教学,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要。
三、“岗位体验”教学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岗位体验目前只是一种试行阶段,下一阶段的工作是通过试行,总结经验,将岗位体验形式转变成一种“岗位体验式”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变网络专业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课堂到岗位“零距离”结合。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体验式教学的探索之后,同时应该注意到实施“岗位体验”式教学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
1. 优化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
调整原有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结构,按照岗位工作过程项目模块对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学生将通过不同项目模块的轮换学习,体验检验岗位的职业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人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依据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发展状况、优化基于网络技术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
2. 开发“岗位体验式”配套校本教材
组织编写与网络技术专业标准配套、与职业标准对接、体现工作过程导向、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校本教材5本。在组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联合企业专家参与共同参与编写,突出能力本位;按照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的要求编写,并形成“多方参与的教材共同开发机制”
3. 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按照上海市教委对中职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以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设计理念,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信息化手段,开发具有辐射作用的,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有重要帮助的精品课程。本次精品课程建设是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二)完善岗位体验式教学
1、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并不是所有网络技术专业课程都适用“岗位体验”教学。当前的探索,仅在“网络管理员中级”这一门课程。
2、同时,实施岗位体验,学生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学生需要在完成相应基础课程之后,才能基本胜任真是岗位的职责。
3、第三,岗位体验式教学需要恰当的组织、管理。岗位体验需要有周密的计划、完善的管理,要保证学生的岗位体验落到实处,真正有收获,在实际体验过程中,要让学生每日填写《岗位记录表》,加强过程监控;每学期总结一次“岗位体验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完善体现网络技术服务专业特点、校企一体共同实施实习过程的“岗位体验式”人才培养方案。
4、第四,岗位体验教学需要教师的即时指导,教师还要善于总结和整理,成功的经验,优秀的经验。
5、第五,“岗位体验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共同建立考核体系的合作机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深度参与教学。
(三)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1. 提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
自主培养专业带头人。作为专业带头人应该能提出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思路;能主持校内、校外相关教科研项目的开发;能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聘请来自于企业的专业带头人,应具备在网络技术服务管理岗位10年以上,能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安排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到国外院校或企业培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课程考核标准等,了解先进的药品质量检验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培养2名专业骨干教师。每年安排2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到国内外院校或企业培训,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课程考核标准等,体验工作情景,了解行业,熟悉专业,通过进修学习和实践锻炼,提升职业能力,形成一支锐意进取、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过硬的教学团队。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积极承担研究课题,每年公开发表2篇文章,提高对整个教学团队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2. 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以“岗位体验式”实训室为平台,计划聘请企业网络技术专业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企业外包任务,迅速提高教师网络技术的业务能力,使教师既能胜任企业工作任务,又能完成教学目标。
3. 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
每年引进1名专业教师,逐年优化教学团队的职称、学历,中高级职称达80%以上。
通过多渠道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包括采用每年选派教师赴海外进修学习、选派教师下企业锻炼、每年聘用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等方式优化教学团队,以及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式迅速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满足“岗位体验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网络技术服务中心的运行要求。
通过本校培养和国内外进修与培训(加企业实践的方式)使双师比例达到85%以上;多渠道积极引进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使专兼比例达到10:3。
The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Post-experience Teaching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IT)
-Take Shanghai Economic Management School (SEMS) as an example
ZHENG Yan-qi , QIN Hong
(Shanghai Economic Management School, Shanghai 20060, 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strong practicality, high comprehensiveness and wide application, the new concept that i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at focuses on the ability must be established in the computer teaching. Post-experience teaching can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traditional IT teaching, improve teaching and enhance its effectiveness, strengthen students’ abilitie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at schools raise for the IT professionals. The thesis is exemplified by the IT post-experience teaching in SEMS, which introduces the plann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ost-experience teaching
Key words: IT , Post-experience ,Teaching , Expl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