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教育信息化改革要求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混合式教学是一个能够有效地推进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混合、混合式教学、信息化、课程设计
正文:
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上海市教委职教处推出了致力于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积极参与其中。近几年来,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致力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内涵建设,在校内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此次项目的建设初衷不谋而合。数字媒体教研室的教师带着“影视后期特效(AE)”课程参与了本次项目的课程建设。
职业教育在学生实习前能否身怀技能走向社会,成为每一位中职专业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影视后期特效(AE)”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影视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授课对象是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影视后期剪辑基础,影视后期特效制作零基础。
“影视后期特效(AE)”课程在过去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教学内容虽然是任务的形式,但是授课的模式主要还是讲解--接受模式。
2. 无法精准定位每个学生对于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使用混合式教学的方式来解决。
混合式教学是线下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网络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适当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将在线教学和面授教学有机结合成一个教学整体,从而为实现教学的目标服务,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即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二、解决思路
(一) 采用“微课、微视频+在线交互测试+思维导图+在线仿真实操+在线精准定位及时反馈+真实环境实操”的混合式教学方式。
(二) 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影视后期特效(AE)”在线开放课程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组成。
(1) 课前预习阶段
课前学生在仿真实训系统中自主学习微课,学生自己控制学习的进程和速度,遇到难以理解的点,可以反复观看,最后完成在线交互测试。以在线测试的形式来总结技能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根据应用情景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降低难度。
图1:【微课自学】栏目示意图
(2) 课中教学阶段
课堂活动包含着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活动。
首先,新课导入部分:教师播放课题导入视频,布置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接着,教师对课前预习测试的情况进行分析展示,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活动中来增强了其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学生加强了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第三,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上传至仿真系统,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分析任务。
第四,学生在仿真系统中初步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查看学生上机情况,发现问题进行启发性指导。教师从系统后台提取学生操作数据,对其中的数据集中知识点进行讲解。
第五,学生在真实软件环境中进行实操,完成任务后提交。
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学生制作情况进行总结。
(4)课后巩固阶段
课后,学生再次在仿真系统中进行实操巩固。如果学生还有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在仿真系统中观看微课视频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也可以通过网上的学习交流群或者讨论区和同学及老师进行进一步交流学习。
(二)信息化教学过程,使用仿真实训系统提升教学效率。
在传统课堂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往往难以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并且难以精准定位到每一位学生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判断学生问题的依据是任务完成情况,再倒推到“真问题”,从时间上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不一定完全准确,需要老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假如有学生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任务,那么根本就无法判断他的问题是什么,只能当作什么都不会来处理。对学生的积极性来说是一种打击,对教师来说无法精准定位学生的问题,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教学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混合式教学方式得以实行的基础和保障。为此,本次项目中教师与相关公司合作,开发了仿真实训系统。
在仿真实训系统中,1、可以随时观看学习视频和具体操作步骤,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每一步操作都会实时记录,每错误三次系统可以给出正确答案;;
3、查看详情:可以查看每个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分解视频,完成第一步骤自动解锁第二步骤依次完成所有步骤可以查看成绩。
4、统计数据(学生端口):每个活动各平均分数及详细错误次数(A: 85以上 B: 70-85C: 60-70 D: 60分以下),整个项目统计:平均分数(A: 85以上 B: 70-85C: 60-70 D: 60分以下);
5、统计数据(教师端口):可以调取每个学生的情况,也可以调取所有学生每一项的错误率百分比。帮助教师精准定位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将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转化为教学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教学效率的增量。
三、反思展望
(一) 混合式教学方式的顺利实施,将会达到的预期效果: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会明显提高。混合式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可以自主支配学习时间,学习老平台上的课程资料,甚至反复观看教学课件及视频;(2)学生可以在多个时间段和地点来学习课程,学习空间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与教室;(3)教学质量评价获取将会更便捷。利用仿真实训系统先进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很方便的获取教学状况,老师可以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给出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形成性评价;(4)教学质量获得明显提升。利用仿真实训系统先进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很方便的获取教学状况,精准定位,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获得教学效率的增量。
(二) 对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参与度如何进行监控,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究。
(三) 丰富教学资源。
(四) 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研究。本文的不足之处还是很多的,在接下来的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参考文献:
张佑春,徐涛,朱炼,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