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0578
首页 -> 教学科研 -> 求索校刊
如何把“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引入中职德语专业教学
发布时间:2022-06-13  来源: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上海建设全球中心的战略指导下,双语双文化的语言战略和政策的要求下,我校商务德语专业适时调整,确保外语教育与时俱进。但是,目前中职德语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能够完全满足能力本位教育的宗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的步伐,调整教学目标与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敏感度。

1 能力本位教育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20世纪60年代,能力本位教育(CBE即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教育培训思潮,也是目前国际流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能力本位教育中的能力”是指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与本职业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反馈等构成了一种专向能力。专向能力是以一个个的学习模块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若干专向能力又构成一种“综合能力”,若干综合能力又构成了某种“职业能力”。

能力本位教育有三个评价标准,分别是:(1)在学习中强调结果,而非过程。(2)对学习结果具有明确的界定。该界定是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分解与细化而得以实现。在细化过程中坚持清楚和明确原则,从而使评价者被评价者及“第三者”都能理解正在评价什么,需要获得什么。(3)以“标准参照”为评价方式。换言之,在解释评价结果时,将被评价者的成绩与原定职业能力进行比较,而不是将其与他人比较。

2 中职德语专业学生特点

中职德语专业学生的生源在中学阶段多为中下游学生,普遍缺乏学习能力,同时缺少学习的主动性、持久性和专注性,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经过调查发现,德语专业学生大多数对语言和文化偏爱动机大,也就是说,他们对德语语言及德国文化本身特别爱好,其努力学习德语的劲头也足。

3 中职德语教学的现状和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中职德语专业开设以来,市场上目前也是非常缺乏适合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相关的系统德语教材。结合对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和就业所需专业能力的分析,需要研发校本教材来满足中职德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才能改变现状,才能适应工学结合的中职教学理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做中学,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是非常符合学生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

3.1 教学方法的改革

中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就业与创造能力等,所以不能只依靠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我校德语教学结合歌德学院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并组织学生参与A1、A2德语能力考证。按照欧洲语言标准划分的A1-C2的德语课程是在纯德语环境下融合听说读写多方面内容的课堂教学。图1为德语A2的考试模块划分,可见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全面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则需要从教师、学生、教材、课堂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实现。

 

1

 

3.1.1 教师

德语教师必须是德语语言专业人士,在德语课堂中以德语作为教学语言,必要时通过少量英语或中文进行阐述。同时在任教期间的不同时期连续不断参加歌德学院及上海市教委组织的教学法研讨和教师进修活动,亲身体验任务教学法课堂活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1.2 学生

学生来自不同的学习环境,拥有不同的学习动机,但是学习语言的目的大多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不断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保持学习热情,克服自身学习能力的不足。

3.1.3 教材

学校引入歌德学院所使用的教材《快乐德语》及相关的配套练习,这些教材都是德语作为外语的最新原版教材。教材交际法教学理论原理为依托编写而成。

这些原版教材打破了以德语语法体系编写各个单元内容的传统,通过日常生活中不同场景,例如购物、学校、家庭、度假、国家等,以一个社会人的日常生活会遇到的各种语言交际情境为大纲,如问候、自我介绍、邀请、致谢、道歉、等编写教材内容。课本中每个单元语法部分并非系统性展现,而是根据不同的语言交际情境的句型需要展现使学生在篇章结构中进行重点句型和语法的学习

3.2 课程项目化

课程项目化,是指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将专业课和基础课进行整合,从而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这是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从而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课程项目化的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参加企业活动,了解企业的一系列运行流程,深入探索对学生各方面技能的要求。教师合理地进行选取、整合和序话教学内容,将企业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融入到项目开发中,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项目,真正做到教最新的,保证让学生学有所成,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

同时,在与歌德学院的合作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参与到“全球化气候的变迁”,以及“同一个世界”歌曲自创等多个项目,不断增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

3.3 校本教材课程的开发
    由于现行市面上的很多具有专业方向的德语教材不能为中职德语专业的项目教学提供全面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对项目教学进行相关的项目课程开发。项目课程应结合现金网络技术的发展,除了纸质材料外,还有丰富的辅助资料,即各种多媒体资源。通过项目课程教材的研发,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讨,是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节省了寻找资料的时间。

我校在2017年开发《德语日常》校本教材,语言难度及课程内容适合中职学生,通过校本教材的研发和课堂使用,有效地延伸了“课堂”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创造了更加自主的教学环境。

4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观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从传统静态的教育观来看,普通教育着重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其目标是内向型的;而职业教育则着重体现社会发展需要,其目标是外向型。换言之,职业教育始终追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职业教育旨在能力的开发学习,其目标指向为: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有条件及可持续而渐进地改变。这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能力本位所要实现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德语教学中,必须强调不断整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推动项目化改革的顺利进行,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和自我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观的目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本,以语言习得过程为重心,通过学习和沟通发展学生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潜力,让学生以目的语为工具处理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