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0578
首页 -> 教学科研 -> 求索校刊
中职《会计基础》课程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13  来源: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职《会计基础》课程作为传统的理论课程,引入整合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中职《会计基础》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职《会计基础》课程 

  


随着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教学有效融合的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成为职教发展的未来趋势。中职《会计基础》课程是传统的理论性课程,也是中职经济类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但目前中职《会计基础》课程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模式,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会计理论向实践技能的转化,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中职《会计基础》的教学效果,实现中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中职《会计基础》课程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1、实现中职《会计基础》会计理论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

中职《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完成学生会计操作技能的培养,如会计报表的编制、会计凭证的填制等,让学生对岗位工作有所认知,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对真实财务环境进行认识和感知。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构建一个虚拟的财务情景,借助于社会交往和周围环境的财务信息交互,让学生完成与现实符合的财务工作任务,从而实现了理论知识向操作技能的转化,提升了中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2、促进信息技术与中职《会计基础》课程的深层次整合

现阶段虽然大多数中职学校实现了信息技术的基本配备,但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停留在信息发布和设备操作层面,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基础与课程内容进行深层次整合。中职《会计基础》课程虽然以理论为主,但实践应用性强,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进步发展。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掌握前沿会计理论和相关政策,整合会计教学资源,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如会计虚拟软件平台、多媒体教学设备、云教室设备、甚至微信、QQ等即时通讯设备实现网络在线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发挥学校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

二、中职《会计基础》课程引入混合式教学模的设计与实施

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职《会计基础》课程必须进行教学环境的分析与设计、教师课堂教学、网络在线教学和发展性混合教学评价四个环节的开发与实施,具体分析如下:

 1、中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环境的分析与设计

引入混合式教学,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化设备,目前我校建有四个会计实训模拟教室、两个新建的云教室平台,财经系基本实现了一个学生一台计算机的课堂配备,每个教师还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技术保障。会计专业教师可通过网络了解会计政策和理论变化,通过建立在线资源库实现《会计基础》课程的习题和文献、视频资料的收集,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教学课件和视频的播放。此外我校还引入了会计实训仿真模拟软件,如“网中网”软件,以真实财务环境为虚拟背景,满足学生在不同财务岗位的工作任务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主体中职学生普遍对于专业性理论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但对于信息技术有一定了解和掌握,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

2、网络在线教学的利用和拓展

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职《会计基础》课程可实现网络在线教学。首先,通过在校园网络平台搭建《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分别设立电子课件、电子讲义、习题试卷、常见问题等学习模块,以学生在线登陆学习实现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由于中职《会计基础》课程为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不同专业具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通过中职易班网等网络手段,能以班级为在线学习,实现同一目标群体的学习交流与讨论。教师还可利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手段,随时在线上进行在线辅导和组织讨论。此外,网络在线教学能够自动记录学生在线学习的过程性数据,实现学生的电子档案系统记录,完成在线教学的监督与评价。

3、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传统教学模式中《会计基础》课程以学生进行会计分录为主要实操手段,无法对学生作业进行群体分析、评价和纠正。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对学生出错作业进行线下整理,再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展示,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多媒体设备将图像、声音以及文字融为一体,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演示等多种授课方式,,形成更为直观的教学内容。如通过公司采购原材料的案例,利用多媒体将涉及的各个步骤及相关单证进行逐一演示,详细解释工作流程及相关单证的填制,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中职《会计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原始凭证的认识和填制、会计分录的学习、记账凭证的填制,各类账薄的简单登记、错账的更正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能在课堂上操作会计实训仿真模拟软件,在模拟真实财务情况的虚拟环境中,对于中职《会计基础》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进行实际操作,了解不同财务岗位的工作内容,了解不同财务工作的流程和步骤,从而实现会计技能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者和引导者,对于学生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分析,并做好记录和监督工作。

4、混合型教学模式的发展性教学评价

传统的中职《会计基础》课程以学生的书面作业和考试成绩为学习评价标准。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系统由学生在线学习的档案记录、课堂表现观察记录以及学生个人自评与小组互评三部分组成,实现了教学评价由关注考试到关注学习者成长、量化评价到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体系的转变。学生在线学习的档案记录来源于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在线交流平台的过程性数据;课堂表现观测记录以学生课堂实训实操的过程和结果为主;个人自评和小组互评能更公正、客观的让学生了解自己,增进自己的社会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也让教师能够真实的了解教学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显著优势,但实现良好的实践效果必须关注以下三方面问题。

 1、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具有较高要求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中职《会计基础》的授课教师要求大大提高,除了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会计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必须实现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内容的整合,完成更多工作任务。如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课堂教学的实施引导、师生交互的促进、线上线下学习过程的管控等等。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后,中职《会计基础》的授课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延伸为教学理念的实现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2、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

中职《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主体中职学生具有个体素质和学习主动性普遍不高的特点,对于中职《会计基础》等专业课程更是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网络在线学习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具有较高要求,网络在线学习容易出现学生学习方向偏离、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管理约束能力下降等诸多问题,这大大影响了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实训,完成实训任务,也是中职《会计基础》课程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3、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建立完善的环境支撑层面

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取决于资源与技术环境的支持。现阶段,《会计基础》课程的素材、课件、教学资源仍以各中职校内部为交流单位,无法实现中职学校之间会计资源的开发利用、协作交流,因此造成中职《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资源匮乏与各个学校重复开发课程的资源浪费。此外,各中职校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并未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如如中职易班网目前仅用于班级管理的信息发布和班级活动的交流,对于专业课程资源的发布利用整合及线上教学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和完善。

中职《会计基础》课程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在线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业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在实践中让混合式教学取得更好成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与开发手册,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2013年6月

2、 中职学校“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实施方法探讨,李春霞,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5月

3、 中职学校会计实务操作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探讨,梁玉环,《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年5月

4、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余胜泉、陆秋丽、陈声健,《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