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0578
首页 -> 教学科研 -> 职教研究
什么是校本教研
发布时间:2012-02-23  来源:

(一)关于校本教研的本位诠释

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以解决本校课程实施中现实问题的教学研究

----以研究、解决本校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为目标的多样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根本目的是全面、有效地实施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校本课程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并实施的一类课程,其中的校本有三个基本要素: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

校本教研是学校为了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而开展的研究活动,其中的校本指研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是校本的,而不是教研活动开展的范围。所以,校本教研中校本的三个要素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多种途径。

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是两种不同意义的研究。

课题研究是在已有实践经验和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总结和提升,是在激励政策下教师的自愿行为,需要经过立项审查。课题研究的成果一般为研究报告、论文或专著等文字形式。

校本教研是解决教学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研究,是面向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校本教研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以及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课程实施中的共性、重点、难点问题,可以提炼为校本的教研课题,组织合作团队进行研究(不用立项),及时解决问题,推广经验。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提升价值的教研课题,在校本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申报立项课题。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观点(共识)

1、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校本教研是学校的重点工作。

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评价制度,使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纳入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体现在学校工作(教学)计划中。

2、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推进校本教研的带头人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个带头做校本教研的校长,就有一所学习型、研究型的学校。

3、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要转变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构建新型的教师教研文化。(教师职业生活的一部分)。

在扎根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理念下,依托年级备课组、学科教研组或教师自愿组成的团队,创设开放的环境,通过制度+文化,使教师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以开放的心态参与教研活动,解决教师的现实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形成务实、有效、持久发展的教研机制和新型教师职业文化。从纲性的(制度)管理发展为教师的内在需求和自觉的行为。

4、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是国内、外先进经验的整合与提升。

1)校本教研制度是我国传统教研制度的重建。

2)校本教研是我国学校自主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从我国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看,许多全国有名的中小学,在办学思想、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都有许多校本的经验和做法。

3)校本教研是国外经验与我国特色的整合。

    从国际范围看,日本在上个世纪开始的教师授业研究Lesson Study,即课例研究)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

    日本的授业研究有两层含义:一是倡导教师走进自己的课堂,同自己的学生一起做研究。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制定计划、采取行动、进行观察、反思和修改计划循环的教学研究行动,一般是由大学教授与学校教师的自愿者共同做。授业研究另一含义是研究授业Study Lesson,即向社区开放学校和课堂,公开研究课,其重要目标是改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的关系,把教师的专业发展置于职场之中。

    日本这项研究的效果得到国际的认可。在美国,授业研究被视为改变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途径而推广,新加坡、伊朗等一些国家也正在学习授业研究。

    授业研究对我们的启示:第一,研究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行动;第二,我国的课程管理机制和50年的传统教研网,是我国推进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机制。一方面,行政推动、建立制度把日本的自愿者行为变为对每个教师的要求。另一方面,各级教研员不但在数量上弥补了专业研究人员的不足,而且架起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独具优势的开展教学教研的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