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公告10702
首页 -> 招标公告
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6-01-07  供稿:  编辑:  访问量: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步之年,是深化各项改革的关键之年,职业教育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本年度起,学校将聚焦财经类专业中高中本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引进国际证书、课程,创新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机制三大难题,重点突破,努力实现学校再一次飞跃。
本学期,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学校将积极深化“美丽转身”办学理念,提升“博文雅人,转识成智”办学境界,坚持“提高效率、凸显特色、全面发展”原则,以内涵建设为中心,安全稳定、招生工作、专业建设、德育创新、文明创建、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兼顾基础能力建设、中外合作交流、信息安全建设、教学科研工作、毕业就业指导、贯通培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工团退妇工作等常规工作,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全校师生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以后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攻坚克难,为振兴职业教育事业再创辉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从严治党,以质量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深化“美丽转身”办学理念,提升“博文雅人,转识成智”办学境界,实施“文化立校、专家治校、师生办校”方略,着力内涵发展,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品位,凸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效率,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突出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中心任务
本学期,学校将紧紧围绕后示范校建设,全面推进,有序落实,按时保质完成2016年内涵建设项目。全体师生要严格按照学校新一轮内涵发展专项申报方案,以项目为抓手,集中领导,汇聚合力,有序推进,狠抓项目落地,从设施设备、专业课程改革、教材及教学资源开发、教师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信息化建设、学生素质提升、课题研究、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和自立项目等全面推进内涵发展。经费资金以安全、高效、规范为原则,严格依照方案分配使用,项目落实到人。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监管、监控机制,执行台账制度,实施任务化、过程化管理,重视建设效果,按时保质完成内涵建设各项任务目标。
三、重点工作
(一)安全稳定
常规工作与专项整治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落实“三常”、“三疑”管理机制,加强预防,注重实效,全员参与。深化宣传教育,规范师生行为,遏制歪风邪气,拒绝校园暴力,严格执行校园安全稳定预警机制,切实掌握动态,及时应对,妥善处理。提高校园技防、人防水平,认真开展安全自查,全面排查和整改校园安全隐患,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强化食品卫生监控,保持校园环境整洁,扎实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进一步发挥“三位一体”、“三建三联”机制成效,不断地巩固既有成果,共同营造安全稳定校园内外环境,继续保持“零”安全事故和“零”违法犯罪。
(二)招生工作
充分发挥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特色示范学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上海市精品特色专业等品牌优势,做好形势研判,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电视台、主流媒体等宣传阵地,全方位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成绩、教学管理、育人模式、校园环境等,树立我校“校风严、作风正、学风好”的职教名校形象,加强普职融通,让广大学生、家长了解学校。进一步优化自荐生录取标准,严把录取关。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合力,配合学校招生工作总体安排,做到有条不絮、遇事不乱、扬长避短、开拓创新,按时完成招生各阶段、各环节工作,寻求招生工作进一步突破。
(三)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校领导班子、管理干部队伍、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等系统建设工程,不断创新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包括国家级、市级、行业培训项目,提高政治理论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推动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开展新一轮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做好工作衔接,确保平稳过渡。科学规划人才引进工作,按需引进高素质教师,适当引进高学历人才、职教名师充实教师队伍。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学习型队伍建设。创新新型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树立典型,对建设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个人、集体给予表彰,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
(四)专业建设
充分整合运用各类教育资源,把握专业优势,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应用”、“商务日语”、“金融事务”等三个市级精品特色专业建设,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发挥市级精品特色专业的引领作用,借鉴精品特色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完善校级精品特色专业建设。以上海市特色品牌专业申报契机,提高校内专业建设标准,科学制定建设计划,切实加强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强化实习实训,加速校本教材建设,完善校本专业资源库建设,优化激励和评价机制。以市级教学法大赛为契机,以赛促教,提升专业教学水平。规范、高效使用专业建设经费,着实提升办学质量。
(五)德育创新
把德育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以德育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文素养教育、法制教育、行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以专题月各项活动为载体,形成多层次立体德育工作新机制,构建良好德育环境。进一步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科学运用“美丽学分库”客观评价,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形成良好氛围和风气。发展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者服务,树立学校志愿者队伍品牌和口碑。加强学科德育渗透,推进全方位德育创新,形成特色。深化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建设,创新模式、机制,突出亮点,发挥引领作用。
(六)文明创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巩固创建成果,在“上海市文明单位”四连冠的基础上,总结现有文明创建经验、亮点、特色和成果,积极筹备新一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申报工作。立足实际,把文明创建融入日常工作,努力做好文明创建工作自查和整改,把文明创建的各方面、各环节工作做全、做好、做精、做特。紧密联系市、区、街道、居委文明办积极配合,同步创建,不断汲取、吸收文明创建先进经验,促进学校文明创建。进一步发挥学校文明创建在线网站作用,加大文明创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全校师生以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七)教学质量监控
进一步发挥教育教学四级质量监控体系作用,加大监控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落实反馈、整改机制。不断优化教育教学预警机制,关注青年教师、新进教师、转岗教师的教学情况,实施过程管理。重视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讲究实效,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教学质量第三方客观评价,借助专业力量,发现存在问题,即知即改。聚焦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八)党风廉政建设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把党风廉政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坚持走群众路线,坚决抵制四风问题,严格遵守“八项规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立足学校实际,继续开展“三强三关”专项活动。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形成一级抓一级、按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严于律已,爱岗敬业,主动改进,相互监督,全面提升的文化氛围,共同创建规范、创新、廉洁、高效的育人环境。
四、常规工作
(一)基础能力建设
认真分析学校基础建设情况,以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为宗旨,优先解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师的教学需要,科学合理、统筹制定基础建设方案,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条例、程序及“三重一大”制度,有序落实基础建设项目。把安全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确保建设过程“零”事故。建设过程适当引入第三方质量管理力量,确保建设质量达标,同时有效控制建设时间,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二)中外合作交流
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典型案例和办学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引进国际证书或国外课程,提升办学质量。深化与现有国外合作单位合作交流,组织好师生赴德学习交流。积极物色优质国外合作伙伴,拓展中外合作。积极发掘、开拓对外交流、合作机会,不断探索新模式,开展形式丰富、多层次的交流活动,畅通国内、国际合作办学渠道,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教师和学生外出学习交流。努力吸收外部力量,不断壮大职教联盟,充实联盟实力。
(三)信息安全建设
全面梳理现有信息平台、系统和软件,完成信息安全水平评估,运用有效手段,不断提升校园信息安全水平,对所存在风险及时采取必要、可行的措施,确保校园信息安全。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共同建设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
(四)教学科研工作
坚持全员科研策略,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科研观,拒绝科研抄袭、造假。全方位挖掘、培养科研力量,重视科研转化,努力提升教学、德育、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参加市级、校级课题研究,重视研究过程和方案,以研究提升能力,以科研促进办学。做好科研成果汇集,办好《求索》校刊,提高校刊的受关注度和影响力。
(五)毕业就业指导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落实毕业生就业推荐,畅通就业渠道。利用职教联盟管理平台,与用人单位密切联系,及时发布供需信息,积极筹备校园招聘会,努力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优质岗位,做好实习生管理,给予及时指导帮助。积极开展创业实践、就业导向、职业指导方面的课题研究。
(六)贯通培养工作
做好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日语中高职贯通专业培养工作,总结经验,制定和优化与合办高校联合办学机制,进一步提升中高职贯通教学质量。做好计算机应用中高职贯通专业转段工作,指导学生从中职学习过渡到高职学习。以财经类专业中高中本贯通为重点,做好新一轮中高中本贯通申报准备工作。
(七)校园文化建设
以构建“博雅”校园文化为目标,创建文化品牌,形成德育特色,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积极参与市级“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活动,充分准备,展现学生精神面貌,努力争取成绩突破。探索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全面发展。以社团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拓展学生视野。搭建学生自主管理平台,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把校园文化融入德育教育,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八)工团退妇工作
充分发挥工会密切联系广大教职工的优势,组织教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文体活动,增强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提高教职工的福利水平;发挥共青团密切联系广大团员青年的优势,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指导团组织开展工作,抓好业余党校建设,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退管会、妇委会作用,关怀离退休教职工和妇女职工的物质、精神生活;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离退休教职工分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领略经管校的校园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