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树立良好师德师风,计算机系全体教师于4月15日在党(团)建活动中心开展了有关《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的集中学习,旨在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规范,塑造优良的教学风气。
会上,计算机系工会组长朱虎声老师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了《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从师德规范,教学准备规范,课堂行为规范,课堂教学规范、实训、实验及实习教学,考试与成绩管理规范等方面,《规范》对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确保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并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计算机系主任朱艳梅强调,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减少“满堂灌”,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注重学生反馈。教师要做到准时上下课,不拖堂、不“缩水”,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在线答疑或个别辅导,及时解决学生疑惑。教师本人要及时撰写教学后记,优化教学设计。此外,职业院校的转型本质是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建构的范式转移,需要教师突破专业壁垒,构建“文化基础+专业技术+职业发展”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唯有主动拥抱变化,方能培养出真正适应智能时代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计算机系党支部书记谈紫芬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要求。第一,严禁任何形式的侮辱性、歧视性语言或不当言论,注重保护学生自尊心。课堂言行需符合教师职业身份,传递积极价值观。第二,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如AI工具、在线教学平台),提升课堂互动性与教学效率。倡导将人工智能技术合理融入教学设计。第三,教师课前要做到“四备”原则: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教案、课件、教具需提前准备完整,不能无准备上课。不能迟到早退,授课计划需按校历执行,不随意调整。
通过本次集中学习,计算机系全体教师对《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师德修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摄影:计算机系 孔庆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