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屈原文化 传承端午习俗
发布时间:2011-03-27 来源:
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五月五日,在优美的汨罗江江畔,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万念俱灰的屈原抱石投河,以身殉国,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江上的渔夫、岸上的百姓,闻讯纷纷赶来,奋力打捞。他们在寻觅什么?与其说是在打捞屈原,还不如说是在寻觅屈原文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天问》的敢于怀疑、放荡不羁、勇为人先等精神。
大江东去,暮往朝来,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过去了,而屈原文化至今仍然熠熠生辉;人们愈发自愿地将端午节与屈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愈发清醒地认识到:弘扬屈原文化,必将对中国人民的思想与道德进行一次洗礼和净化;弘扬屈原文化,必将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伟大复兴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此,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计算机系在五月份开展“弘扬屈原文化 传承端午习俗”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是为了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德育工作的提高,形成我校良好德育工作的氛围。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华夏民族的民俗风情、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活动贯穿整个五月,以班级为单位,分三阶段进行,要求每位学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认真查找资料,深入思考弘扬屈原文化和传承端午习俗的意义,积极向校刊、校电视台、校广播台投稿,各班要求完成一份精美的海报,一期有丰富内涵的黑板报,开展一次具有积极意义的主题班会,并在五月二十五日之前,精心撰写本次主题活动的体会和总结。
显然,计算机系本次活动以“传承端午习俗”为载体,弘扬屈原文化;以“屈原文化”为内核,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相信通过传承端午习俗的活动,屈原文化一定能成为我们精神的感召,道德的丰碑,以及民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