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介绍:王同学,男
转变之前:初三时期与社会上的人称兄道弟,经常出入酒吧。军训期间因不满教官的管教方式直接掉头就往校门跑。与班级同学发生几次矛盾,导致最后想挥拳解决。二年级疫情在线课程期间,从不完成网上学习任务,与其联系也一直联系不上,后来才知已把班主任电话屏蔽了。多次和班主任说起要求退学,但其父母不肯。一次上学甚至带了个空酒瓶来校,眼神也不友善。在校上课期间与任何老师甚至与班主任都产生过矛盾,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班主任与其家长联系,家长也多次以自己忙为理由基本不来校解决该生的问题。多次把他父亲的电话号码及微信拉黑。
转化过程:
1、寻找原因,分析病症
经过多次与其家长和他本人交谈,以及从他的朋友和同学处了解到:其一,由于其是随迁子女,初三的时候不太受学校的重视,把他们这些不需要参加中考的学生分到了一个班级,该生又是属于散漫性的学生,因此就和社会上的人联系开始慢慢多起来了;其二, 家里经营生意,然家中孩子较多,他有哥哥、姐姐相对比较稳重,所以其父母会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与他们负责,比较忽略他的感受。
2、了解脾性,主动出击
对于王同学来说,其理智对情绪的约束力较差,感情一冲动就不顾一切,他会忘记已经形成的正确认识,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 俗话说:“治人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所以就得了解他的脾性、了解他的心理。经过多次的事件经验告诉我,王同学是属于易燥性格,所以刚发生问题的时候,不能立马抓着他的问题不放,对他进行冷处理,暗中观察,然后再去和他探讨他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是否正确。不仅仅是思想教育或写写检讨,而要帮助他落实在行为的转变和思想的提升上。
3、寻找亮点,培养自信
对于王同学来说,他身上还是有闪光点的,运动算是他的强项。正好这学期学校有运动会,我就想方设法鼓励他参加,他报名参加了三级跳远等项目,并信誓旦旦地和我说:“我一定给你得个一等奖回来。”虽然在最终的名次上是三等奖,但确实也实现了他得奖的诺言。我正好抓住这个机会,在班级里举办了一个这学期获奖学生的颁奖礼,那天他站在讲台上手捧奖状笑得很开心。
在这一过程中一句激励的话,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4. 家校共育,刚柔并济
通过与学生家长的多次联系、多次交流,我把王同学内心的想法慢慢告知了其家长,希望家长也能好好与他沟通,让他多参与家里生意事务。家长也慢慢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经过后来和王同学的了解,其父母也确实让他参与到了家庭生意事务中去。因此,他也少了很多时间出去玩,与外面的联系也慢慢变少了。
转变之后:遇到事情能先找到我及时与我沟通了,情绪能稍微控制住了。看到之前产生冲突的任课老师也能主动问好了,任课老师每次看到我都和我提及他现在的转变。现在有事和王同学联系他也能立即接电话了。现在比较喜欢学校的环境,脚受伤了还坚持来学校。
有次我问他:“你家那么远当初为什么选择读这里呢?”他说:“不是在这里遇到您了嘛。”我想这应该就是他对我这个班主任的信任的开始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及其落后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同时,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班主任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拉锯战的思想准备。